北京临川学校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题,约6700字。
北京临川学校高三第10月月考历史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 《礼记•表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商王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将统治神秘化B. 巩固君主统治
C.宣扬鬼神学说D. 宣扬君权神授
2. 中国古代“纳谏”好像含有限制君权的因素,但实际上所谓“劝谏”离开君主的主导就无法运转,因为劝谏最终依赖于君主的德行。据此可知,古代中国()
A.君主纳谏的结果是限制君权
B.劝谏是官僚享有的权利
C.君主纳谏的前提是维护君权
D.官僚的劝谏约束了君权
3. 钱穆指出:“中唐以来之社会,既成一平铺散漫之社会,而其政治,乃为一和平的大一统之政治。故一‘王室’高高在上,而‘社会’与‘政府’之间,堂陛益远。”解决这一分离倾向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A.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加强中央集权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与财政控制
D.发挥科举制在选官、用官方面的功能
4. 雅典“法律的格式均以‘会议与民众决定’的字样开头”,每位公民在被授予公民权或公职者在就职的时候,都要宣誓“保护法律,忠于法律”。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健全,内容不可更改
B.法律在公民心中的神圣地位
C.民主政治的核心是直接民主
D.捍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5. 《民法大全》中规定:“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担任律师。”这直接违背了罗马法的哪一精神与原则()
A.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皇帝的命令是最高法律”
D.平等权是罗马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
6. 《吕氏春秋》载:“上计,战国、秦、汉时地方官于年终将境内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项编造记簿,遭吏逐级上报,奏呈朝廷,借资考绩,称为上计。”这一制度()
A.保证中央控制地方财政
B.提供了评定政绩的依据
C.促使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D.避免了地方官弄虚作假
7. 唐代柳宗元认为,西周“封建亲戚”式的封建制度有百害而无一利,并在《封建论》中阐发了郡县制的优越性。下列能够为此提供依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