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晋冀三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0/31 11:55:2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道小题,约5060字。

  豫晋冀三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殷本纪》中引孔安国云:“至人以人事观殷,大龟以神灵考之,皆无知吉者。”《尚书•盘
  庚》云:“肆予冲人,非废厥某,吊由灵,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贵。”这反映出商朝
  A..专制王权的高度集中 B.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C.商业贸易的相对发达D .自然祟拜有广泛影响
  2.明初,朱元璋研究历代兵制,创立卫所兵制,该制度的特点是:平时把军力分驻在各地方,遇有
  征战时命将出师。卫所兵制的建立
  A.促进了义务兵役制的建立  B.威胁了当时的中央集权
  C.导致地方武装力量尾大不掉 D.有利于抑制领军将领权力
  3.俞森的《荒政丛书》卷5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
  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A.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 B.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的 D.农业是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
  4.在封建社会后期,粮、棉、茶等一般的民生用品在转运贸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流通量和流通
  范围较以往逐步扩大,流向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是
  A.农产品商品化趋势的增强•B.政府对民生予以密切关注
  C.生产力水平出现质的飞跃D.城乡生活方式融合的推动
  5.关于鸦片战争,近代史主流观点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从整个清朝历史看,鸦片战争发生于道光二十年的晚清时代,它又是清
  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材料意在说明
  A.应对鸦片战争进行辩证分析B.清史鸦片战争观是错误的
  C.应从不同角度看待历史事件D.不同史观必得出不同结论
  6.观察下面的1934年10月江西部分地区农户土地占有状况调查表(%),表中农户的土地占有
  状况反映了江西
  A.土地革命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B.地主依旧占有绝大部分的土地
  C.无地群众对社会稳定不具威胁D.中共土地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
  7.史载:“同治以来,上海花商收买花衣,于是轧花场地遍地皆是。始用小轧车,妇女手摇足踏,
  日可出衣十数斤。光绪中,洋轧车出,日可得衣数百斤,小轧车天然淘汰矣。”轧车的这种变化
  反映出
  A.中国已经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B.光绪年间近代工业体系基本建立
  C.传统手工业受科技革命的冲击较大D.轧花技术进步导致传统工业消失
  8.自1875年至1895年,建昌铜铁机器厂的规模、设备、资金和人员有较大扩展,但是业务对象
  始终是外商的船厂及航运公司,生产工艺一直停留在修理和加工零部件,“实际上仅是外商船
  厂的辅助工场”。这反映出中国近代企业
  A.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B.具有资金少、规模小的特点
  C.产品营销具有外向型特点 D.对外资企业具有严重依赖
  9.下面是1902年、1912年中国报刊数量统计表。其呈现的变化反映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