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晋冀三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道小题,约5060字。
豫晋冀三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殷本纪》中引孔安国云:“至人以人事观殷,大龟以神灵考之,皆无知吉者。”《尚书•盘
庚》云:“肆予冲人,非废厥某,吊由灵,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贵。”这反映出商朝
A..专制王权的高度集中 B.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C.商业贸易的相对发达D .自然祟拜有广泛影响
2.明初,朱元璋研究历代兵制,创立卫所兵制,该制度的特点是:平时把军力分驻在各地方,遇有
征战时命将出师。卫所兵制的建立
A.促进了义务兵役制的建立 B.威胁了当时的中央集权
C.导致地方武装力量尾大不掉 D.有利于抑制领军将领权力
3.俞森的《荒政丛书》卷5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
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A.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 B.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的 D.农业是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
4.在封建社会后期,粮、棉、茶等一般的民生用品在转运贸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流通量和流通
范围较以往逐步扩大,流向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是
A.农产品商品化趋势的增强•B.政府对民生予以密切关注
C.生产力水平出现质的飞跃D.城乡生活方式融合的推动
5.关于鸦片战争,近代史主流观点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从整个清朝历史看,鸦片战争发生于道光二十年的晚清时代,它又是清
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材料意在说明
A.应对鸦片战争进行辩证分析B.清史鸦片战争观是错误的
C.应从不同角度看待历史事件D.不同史观必得出不同结论
6.观察下面的1934年10月江西部分地区农户土地占有状况调查表(%),表中农户的土地占有
状况反映了江西
A.土地革命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B.地主依旧占有绝大部分的土地
C.无地群众对社会稳定不具威胁D.中共土地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
7.史载:“同治以来,上海花商收买花衣,于是轧花场地遍地皆是。始用小轧车,妇女手摇足踏,
日可出衣十数斤。光绪中,洋轧车出,日可得衣数百斤,小轧车天然淘汰矣。”轧车的这种变化
反映出
A.中国已经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B.光绪年间近代工业体系基本建立
C.传统手工业受科技革命的冲击较大D.轧花技术进步导致传统工业消失
8.自1875年至1895年,建昌铜铁机器厂的规模、设备、资金和人员有较大扩展,但是业务对象
始终是外商的船厂及航运公司,生产工艺一直停留在修理和加工零部件,“实际上仅是外商船
厂的辅助工场”。这反映出中国近代企业
A.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B.具有资金少、规模小的特点
C.产品营销具有外向型特点 D.对外资企业具有严重依赖
9.下面是1902年、1912年中国报刊数量统计表。其呈现的变化反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