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5年秋季高2017届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6道小题,约5190字。
2015年10月
绵阳南山中学2015年秋季高2017届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图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2分,共48分)
1.余秋雨在《中国文化四十七讲》中说:“中国人对于孔子的记忆,大多是他的一些话而不是他这个人。” 下列言论中属于孔子的有( )
①“克己复礼”
②“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④“有教无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古代中国文学创作讲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绘画艺术追求水墨画简淡含蓄、形神兼备的风格,追求自然美成为中国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这一艺术追求体现的思想源于(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3.2008年残奥会会徽(右图)的图形部分是由红、蓝、绿三色构成的“之”字形。红色,寓意着太阳;深蓝色,寓意着蓝天;绿色,寓意着大地。3种颜色的3个笔划综合起来成为一个运动的人形,即为“天地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下列中国古代思想家探讨过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主张在处理天与人关系时,人应采取积极态度的是( )
A.墨子 B.韩非子 C.荀子 D.董仲舒
4.“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
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墨家 D.墨家、道家
5.董仲舒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该观点( )
A.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B.主要体现“天人感应”的理念
C.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障
D.直接结束了各派思想平等的局面
6.右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记录了一历史事件的重要信息。他的学习内容最有可能是( )
A.孔子创办私学
B.齐国设“稷下学宫”
C.汉武帝设立太学
D.隋朝开创科举制
7.中国的思想文化多姿多彩。有的倾向压抑人性,有的倾向个性自由。其中贯穿着讲求个性自由的是( )
①朱熹理学的主旨 ②董仲舒的 “三纲五常”学说
③文人画的创作风格 ④ 庄子的逍遥游诉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8.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当代著名学者李约瑟认为,朱熹的理学“在本质上是科学的,抑或具有科学的特征”。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的特征”的是(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C.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10.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
A.知行合一,发于本心
B.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11.以下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