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月考高三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4小题,约6240字。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月考高三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
卷Ⅰ
一、选择(每题1.5分,共32题,48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 “和平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秩序应运而生的。60年代末的北欧学者区分了“积极的和平”与“消极的和平”。“消极的和平”,意指战争及战争因素的消除;“积极的和平”,则意指在更为深刻的社会文化基础上,结构性暴力的消除。这里的“消极的和平”是指()
A、美苏核军备竞赛 B、越南战争 C、冷战 D、不结盟运动
2. 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
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C、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3.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於有一成不变之观。”这里所指的“一成不变之观”是()
A、宗法血缘关系 B、君权神授思想 C、儒家传统道德 D、法家治国精髓
4. 学者李述森在一篇文章中论述道:“俄罗斯传统的核心是民族主义。是强国的诉求。要强国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强制措施将全体居民控制起来,特别是要控制农业,榨取农业。”材料论及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赫鲁晓夫改革 D、斯大林体制
5. 有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史时说:“民众的贫穷、愚昧既是统治者造成的,又成为它得以长存的最好的社会条件。”这一论断()
A、强调了唐宋以来科举制的利弊 B、揭示了分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