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5-2016高二学年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题,约5190字。
高二学年月考考试
历史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75分。)
1、实现教育公平,对每一个学生成才、对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意义重大。中国古代有一位思想家提出了类似的主张,下列图片与这位思想家有关的是
2、“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①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 ②伦理的德性即是中间性
③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 ④“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3、“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荀子
4、《道德经》载:“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主张统治者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5、中国园林追求山环水抱,曲折蜿蜒,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下列与中国园林体现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A.万物皆备于我 B.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C.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D.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6、“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与此主张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7、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对儒家的态度不同,但根本着眼点都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文化
C.完善法律机制 D.加强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