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2015年9月号第9辑
- 资源简介:
约17820字。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2015年9月号第9辑
整理:fcs2002
1. “断绝师生关系”是私域冲突的公开化
2. 异地倾倒化工废料的黑色幽默
3. 蹩脚APP,不应成为强加的负担
4. 千古难题入司考,这样真的好吗?
5. 全程录音录像,在严丝合缝中趋近司法文明
6. 生源危机下,教师去哪里?
7. “扶老人被讹反转”检验公民法律信仰
8. 新农合成唐僧肉,抓内鬼别忘完善制度
9. 认定贪污仍当局长,尴尬了谁?
10. “零团费”被宰,说好的记性呢?
11. 别让“无车日”成为年复一年的表演秀
12. 仅仅是官微中毒了吗
13. 居住证成标配,权利何时通行全国?
14. 放过“五道杠少年”和年少时的自己
15. 该以何种姿势围观“研究生卖凉皮”
1. “断绝师生关系”是私域冲突的公开化
张松超
9月20日晚,“点墨轩艺术空间”发布一篇“人大历史教授孙家洲与新招硕士生断绝师生关系”的公开信,随即在引发网络热议。据了解,孙家洲称由于郝相赫在微信上对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阎步克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树峰“无端嘲讽”,违背其本人“师生之交首重道义”的重要原则,故与其断绝师生关系。(9月21日 澎湃新闻网)
因为在朋友圈发了几句“狂妄”的话,便不为导师所容忍,与其断绝师生关系,这样的结果真是令人遗憾。暂且不论郝相赫的“无端嘲讽”到底是否属实,“指责”又是否正确,单凭在朋友圈这几句话,就需要承担如此之大的代价,这种私事公开化的逻辑,实在是值得我们反思和警惕。
要知道,朋友圈乃是属于私域的范畴,但导师却通过公开信的方式,与其断绝师生关系。假如这种逻辑行得通,它无疑在昭示着一种严重的社会伦理逻辑,即个人必须要为自己在私域内所说的话和行为承担责任,这在一个公民意识日渐觉醒的社会当中,谁能说这是合理的呢?把私域冲突公开化,无疑会让个人的自由空间日渐逼仄。
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的“戏剧理论”,把生活这个大舞台分为了“前台”和“后台”。在“前台”,人们遵循着社会角色规范所需要的一切;但在“后台”,人们便可以放松下来,露出自己的本性。这意味着,人们是可以隐藏自己虚伪的一面,但在私人领域当中,可以不受日常社会规范的约束,做自己,并不需要对私域的言行所负责。而实现生活“前台”和“后台”的分离,正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但在该新闻中,郝相赫的个人“吐槽”,即便被坐实为所谓的“无端嘲讽”和“狂妄”,其也只不过是在私人空间里,与熟人直接的分享和互动。假如在公共场合,或者当着其导师的面这种类型的私域,他也未必会说出这些话。换言之,绝对不能将其在“后台”的言行推至“前台”,因为他有权利在自己的私人领域表达自己的私性感受,又何须为之负责呢?如果私底下的发言还要担心被公开化,并为之承担责任,这何止是个人权利被戕害,于整个社会来讲,说这是一种倒退,真的是一点也不为过。
据了解,在郝相赫的朋友圈中,只有自己的导师这一位老师,这表明他完全是将老师放置于熟人社会的圈子当中的,愿意与之分析日常生活的细节以及情绪。孙家洲老师固然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但亦应将其放置于私域的框架内来审视,把学生的情感表达还原到“后台”当中,如若不将“前台”和“后台”区分开来,这不仅是对学生权益和感情的伤害,他伤害的还是朋友圈。因为随着该事件的发酵,也无疑让人们重新定义着朋友圈这一新生事物。
当下我们总是感叹亲情冷漠,争论微信该不该屏蔽诸如父母、亲人、老师等熟人,该事件无疑给了很多人更为坚定的选择。所以,关于公域和私域的界限,需要社会达成一致的共识,否则二者之间的模糊,侵害的则不止是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对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重塑,亦没有任何正面的意义。
2. 异地倾倒化工废料的黑色幽默
叶祝颐
有人偷偷来到湖北省宜城市雷河辛常村,非法倾倒数百吨化工废料。村民生活因此发生巨变:井水变味、田地减产、鸡鸭死亡、植物枯死……近日,该村村民向媒体求助,希望相关部门能处理此事。据了解,该村以前环境优美,现在村民饱受化工废料等垃圾之害,很多人都搬离村庄。(9月21日《楚天快报》)
有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强的化工废料,按环保法规定应做无害化处理。某些化工企业却将把化工废料偷偷倒到其他地方,虽说不污染当地环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