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晋冀陕2016届高三五省联考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9/29 9:33:4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8小题,约13780字。

  鄂豫晋冀陕2016届高三五省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艺评论史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评点”。“评点”始于唐,兴于宋,成于
  明。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李卓吾评点《西游记》、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
  等,都是“评点体”文艺评论的代表作品。综合、直观、凝练,是“评点体”的主要特征。无论是金
  圣叹评水浒,还是脂砚斋评红楼,时而把目光聚焦于作品本身,剖析其艺术特色,时而论及作者
  及其所处的时代,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所使用的语言自成特色,三言两语、简短犀利、
  睿智幽默,常令人掩卷深思或会心一笑。而且,“评点体”紧贴文本展开,既是对原作的再创造又
  和原作融为一体,为作品经典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评点”既提升阅读快感,又促进对作品
  的理解,具有独特的价值。不过,传统意义上的“评点”其外在形态是用笔写下的语句,必须依存
  于以文字为载体的原作。随着历史进入近现代.视听艺术蓬勃发展,“评点”也似乎已失去了用
  武之地。
  现在,“弹幕”又来了,评论者对作品的评点可以借助网络工具,以字幕的形式如子弹般密
  集、快速地呈现在屏幕上,这也是“弹幕”得名的由来。于是,评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进一步增
  强,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也进一步提高。对此,舆论反应喜忧参半。喜的是“弹幕”的出现,
  提高了欣赏者和消费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忧的是不受控制以及低水平的“吐槽”,破坏了作品
  本身的美感以及艺术欣赏的完整性。
  “弹幕”是从互联网的母体中诞生的,弹幕时代的“金圣叹”同样也将在互联网中孕育。作为
  互联网时代的“金圣叹”,有的时候,他们一条微博,寥寥一百四十字,就能对文艺创作者和欣赏
  者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不少弹幕时代的“金圣叹”还承担着“文化搬运工”的使命,把学院派、
  理论化的文艺评论转化为大众愿意听、听得懂的格言警句,让评论者与创作者的对话更加直接,
  评论者对欣赏者的引导更加有效,进而使评论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到文艺创作生产、欣赏消
  费、传播反馈的全链条之中。
  可以预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与艺术的进一步融合,“弹幕”还会得到更深远的发
  展,而其发展路径大体上有两大走向。一是“弹幕”介入的领域进一步拓展,也就是说,“弹幕”的
  使用或许会逐渐从影视扩展到戏剧、曲艺等艺术门类,尤其是相声、二人转这些本身就具有强烈
  互动性的艺术门类,可能会较早地与“弹幕”结缘。二是“弹幕”向“平台”的回归。“弹幕”说到底
  是一种技术,真正有价值的是技术承载的内容。最后,弹幕也许就会成为文艺作品经典化的重
  要台阶。经过时间的积淀,那些耐人品味的评论将沉淀下来,与原作一起成为网络时代的艺术
  新经典,将作品的社会意义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摘自《中国艺术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文艺评论史上的“评点”这一评论样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评点”是中国文艺评论史上的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综合、直观、凝练是它的主要
  特征,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
  B.“评点”关注的是作品本身,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有时也通过分析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
  代以及文化环境来辅助剖析作品。
  C.“评点”的语言自成特色,大多较为简短,往往三言两语却切中肯綮,犀利又独到,睿智幽
  默,发人深省或引人会心一笑。
  D.“评点”以原著为载体,是对原著的一种再创造,又与原著融为一体,如金圣叹评点《水浒
  传》、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弹幕”是网络时代的一种评论方式,评论者以上传字幕的方式发表自己对作品的评点,
  因字幕快速、密集而得名。
  B.“弹幕”可以加强评论的互动性和评论的即时性,提高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提高观
  赏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
  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浞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
  境不肯往。浞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日:“君真能
  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
  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日:“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