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0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9/6 18:20: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道小题,约11270字。

  河北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近代考古学家罗振玉在其著作《殷墟书契后编》中评价某一制度时说:“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此制度为   (  )
  A. 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1.C【解析】根据四个选项各个制度的特点,A、B项都是以血缘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可以世袭,不符合材料制度的特点。C项符合,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对其绝对负责。D项不符合材料,因为科举制度是以考试成绩取才,属于自下而上的选拔。
  2.《明史•职官志》称:“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这说明当时的监察官  (   )
  A.对大案要案有终审权    B.享有部分直接处分权
  C.可以代替皇帝作决定    D.凡事都必须上奏皇帝
  2.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随着监察官吏权力的不断增大,明朝监察官渐次有了部分的直接处分权。如材料中提到的所谓“小事立断”,即是一种直接处分权,故选B项。A、C项显然错误。由于“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因此并非凡事都必须上奏皇帝,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
  3.清代历史学者赵翼说:“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王大臣承允办理,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回召对承旨遵办,为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虚衔……。”可见,军机处的设立  (   )
  A.是统治阶级权力夺斗的结果        B.是皇权对议政处的妥协
  C.结束了议政王大臣的统治地位      D.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3.A 【解析】由材料可知,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是为了限制议政处的权力,因为过去议政处的权力非常大,严重威胁了皇权,设立军机处就可以把议政处的权力架空。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立是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结果,A项符合题意。D项为干扰项,虽然表述没错,但从材料信息直接看不出来。
  4.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其给德皇的奏议里论及,要把“华人置诸德国官吏治理之下”实在是“一种困难”“并吞土地一事,与其谓为促进商业,则毋宁谓为阻碍商业”。其原因是  (  )
  A.中国民族工业的抵制作用  B. 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
  C.德国的计划遭到俄日干扰  D. 中国人民顽强的反帝斗争
  4.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中国人民顽强的反帝斗争,尤其是义和团运动直接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使其认识到“瓜分一事,实为下策”,故D项最符合题意。
  5.孙中山曾说:“至于我们民国的约法(指《临时约法》),没有规定具体的民权。在南京订出来的民国约法里头,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那一条,是兄弟所主张的,其余都不是兄弟的意思。”这说明《临时约法》(  )
  A.没能实现孙中山的革命理想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没能限制袁世凯复辟帝制     D.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5.A 【解析】本题考查对《临时约法》的理解,根据材料中“没有规定具体的民权”“不是兄弟的意思”等信息,可知,孙中山批评《临时约法》没有实现自己的革命构想,故A项正确。B、C、D虽都符合史实,但不能从材料得出。
  6.1925年1月,中共四大的《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这表明(  )
  A.中共开始认识到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B.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出现了裂痕
  C.中共已经认识到右倾主义错误        D.中共认为国民革命不是民主革命
  6.C【解析】 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A、B两项中的“开始”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故表述错误。D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右倾主义错误,而右倾错误的表现就是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该材料表明中共已经认识到右倾主义错误,所以此题答案为C。
  7. l927年l2月18日,周恩来在写给浙江省委的信中指出:“各县农暴还未发动群众使土地革命深入,便先计算到扑攻省城,这不仅客观事实不能做到,即在主观上勉强去做也必是专靠几杆强的军事投机行动。”这说明周恩来认为  (   )
  A.农民暴动要充分依靠群众   B.农民暴动的高潮已经到来
  C.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D.土地革命是军事投机前提
  7.A 【解析】本题考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由材料可知,周恩来认为当农民暴动还没有充分发动群众的情况下,不宜搞“扑攻省城”的军事投机行动。这说明他反对军事投机的冒险主义,而应该走依靠人民群众的道路,故选A项。
  8.下框内容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某一大会战的战绩总结报告节选,此大会战是   (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枣宜会战    D.百团大战
  8.D【解析】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以华北八路军”为主力,而且主要是在华北广大地域进行的旨在进攻日军各大交通线和据点的大会战,只有百团大战符合题意,故选D项。淞沪会战和枣宜会战都发生于长江流域,与华北战场无关,太原会战并不是以八路军为主力,而且在规模上也不符合题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