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14-2015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51道小题,约7920字。
北京四中2014—2015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10页,计二道大题,51道小题;
2.本次考试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3.试卷共两部分,单项选择题与非选择题,请把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命题人:北京四中、北师大实验中学联合命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计48道小
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1.作为历史剧《武王伐纣》的编剧,你不能写入剧本的历史现象有
A.战斗取得胜利后,武王用青铜鼎举行祭祀
B.纣王召集分封诸侯随从作战
C.农业生产使用铁器
D.各级贵族使用玉器作装饰品
答案C
2.关于西周宗法制的精神,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
争乃不生。”来解释。王国维先生所谓的“天”是指
A.确定继统人选的天子 B.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
C.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D.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答案C
3.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活动比较发达。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商业活动的评述,不正确的
是
A.出现了许多以工商业著称的乡村集镇
B.在政治中心基础上形成商业中心
C.各国币制不统一不利于商业发展
D.一些诸侯国采取抑制商业发展的政策
答案A
4.“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
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是
A.札崩乐坏,思想观念多元
B.尊黄老之学,学术环境宽松
C.儒、释、道并存,儒学遭遇挑战
D.拜金逐利盛行,传统道德观念被冲击
答案A
5.《论语•八佾》记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文中
“八佾”指供周天予使用的宫廷舞乐队规模,而季氏世代为鲁国卿。孔子言论相关
的思想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仁者爱人
C.克已复礼 D.中庸之道
答案C
6.下列属于苟子主张的是
A.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D.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答案B
7.“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这
一主张来自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答案B
8.在《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中的这幅行政区划体系图最早出现于哪位君主在
位时期
\
A.周武王 B.秦始皇 C.汉高祖 D.汉武帝
答案C
9.在灌钢法的发明为世界冶炼技术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同时,制瓷业中的新品种在逐
步走向成熟,为后期瓷器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这一品种是
A.白瓷 B.青瓷 C.秘色瓷 D.青花瓷
答案A
10.某学者认为“皇帝居于社会的权力宝塔尖上,没有制度能够制约他,也没有人能
制约他。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中国古代难以解决的政治问题。口
口口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解狭了这个问题,这使两千年的中国社会得以建立相对
有序的环境。”口口口中的字可能是
A.韩非子 B.董仲舒 C.陆九渊 D.黄宗羲
答案B
11.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