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4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8/30 18:17: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5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0100字。

2006年中考备考:记叙文阅读指导和训练


  知识归纳

一、 识记、理解记叙文体常识
1、概念  作者主要运用记叙、描写两种表达方式进行叙事、写人、写景状物,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道德风尚、揭示人生哲理和社会本质、反映自然规律等所作的文章。
2、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人称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4、角度  直接(正面)、间接(侧面)。
5、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6、段落层次。
7、中心思想。
8、描写对象  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9、描写方法  外貌(肖像)、语言(对话、独白)、神态(神情)、动作(行动)、心理。
10、记叙线索 叙事线索、抒情线索。
11、剪裁   详写、略写。
二、 阅读方法与技巧
(一)理解概念
1、表达方式  主要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渗透其中。
记叙  体现在事件的叙述中,揭示事理,反映人物思想性格。
描写  体现在人物或环境的描摹中,表现人物形象、渲染气氛、衬托情感、推动情节发展。
抒情  体现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体验而表达出的喜、怒、哀、愁等爱憎感情,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之别。
说明  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个别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使记叙内容更详尽充实。
议论  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人物形象、事件所内含的意义进行哲理性分析表述,深化文章主题。
2、记叙范围  主要是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形象、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面貌。
3、记叙主题  主要包括人物的思想性格、道德风尚、自然规律、人生哲理、社会本质意义。
(二)辨析要素、人称、角度、顺序、线索。
1、要素 通常在行文中直接找出或从文中找出关键字词归纳概括。
时间、地点  文中表示具体时空的词句。
人物     一般把握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及次要人物的衬托作用。
事件的起因  在掌握主要事件的基础上以“为什么发生这件事”示问解答。
事件的经过  一般是主要事件的具体化,以“发生了什么事”示问解答。
事件的结果  事件的结束,以“这件事最后怎么样”示问解答。


模拟训练

训练一
(一)穿红裙子的语文老师
  又一个夏季。
  炎热的田野,火热的山林。她穿着一件红裙子,带着几个小学生,说说笑笑走出校门,步入校园树丛的绿色中了。
  这是一所“老龄”的村级小学,已经65年了。任课老师大都五十多岁了学校生活在“老”的色彩中,变得默默无语。
  那年我刚上小学,20岁的她走进了校园。她一头乌黑的长发,穿了件美丽的红裙子。学校安排她给我们上语文课,任班主任。她上语文课与众不同:有时把学生带到村子中间的清水河里,找小鱼咬脚趾的感觉;有时把学生领到郁郁葱葱的牛头山上,看哪儿像牛头,哪儿像牛角;有时把学生打扮成课文中的大灰狼、小白兔、丑小鸭,在讲台上模仿课文内容大喊大叫,有哭有笑……
  课堂上,学生跟着她进入了情境。一会儿是没有捞到月亮的水淋淋的小猴子站在讲台上,一会儿又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可怜巴巴地向大家诉说着什么。
  她那漂亮的红裙子飘在课外活动的场地上,飘在学校的小戏台上,把学生带到课本以外的精彩世界。不久,班队会、活动课在这所偏僻小学的各班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二胡、口琴、笛子、小碗小盆等“乐器”的“交响曲”在校园小戏台上演了,惹得近处几个“玩船迷”村民止不住心里痒痒而登台献艺。小学生们把课本剧演到了家里,课本的故事,家长们也熟悉起来。学校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它驱散了丛林深处的宁静,赶走了村民们的无聊和疲惫。
  放学回家的学生吃了饭就吵着要上学,学校充满了令家长费解的诱惑。再也没有搜肠刮肚的找借口的“逃学生”了,更没了爸妈拿棍子赶着上学的孩子了。村民们在议论:学校变了。原来辍学的9名学生又自觉地背着书包上课了,主动来学校找老师谈孩子情况的村民多起来……
  有一次,她到县城参加了一个教学研讨会,一去就是五天。这可苦了这些山里娃。他们一天三次站在校门口的尖角山上,等啊,盼啊,想看到那红裙子又飘回来。等到第三天,坐到太阳落下了尖角山,带着一种无名的惆怅、一种失落感,几个不甘心的五年级小学生背着书包,拖着沉重的脚步告别了最后一抹余晖,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第六天,她从城里回来了,她带来了锅碗瓢盆,带来了批改作业的小方桌,还带了几件更漂亮的红裙子。她对着围过来的学生微笑着,好像在说:我哪里也不会去。
  激动、兴奋的孩子们把她围起来,许多学生流着泪笑了。在红裙子的映衬下,这些满含渴望的笑脸多么动人,多么纯真!
  1.从全文来看,“红裙子”贯穿全篇。因此,从结构上来说,它是文章的       ;从内容上来说,它象征着                       
  2.学校生活在“老”的色彩中,变得默默无语。“老”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答:                                
3.20岁的她穿着美丽的红裙子走进了校园,给校园带来了哪些新变化?(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                                
  4.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孩子们对老师的        之情。 
  5.文章刻画“红裙子”的形象主要采用了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这样写的好处?
  答:                                
  6.“她的语文课与众不同”,你喜欢这样的语文课吗?为什么?(2分)
答:                                

(二)难忘的一躬
  上初三的时候,人气最高的是语文课老师孙老师臼他不但课讲得有特色,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最叫人难忘的是每堂课在班长喊起立之后,他总要鞠躬还礼后才正式上课。       孙老师最讲信用,答应我们什么事,他总会做到。对找们这些学生来说,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孙老师所说、所做的,几乎成了我们的行动指南。      中考前几天的一个下午,笫三节课是语文辅导课。      
  上课钤打响,进来的却不是孙老师,而是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