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13
- 资源简介:
约3820个字。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西安市第六中学分校语文组郭婷
【教学创意】
《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中的名篇。其故事情节波澜迭起扣人心弦,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形象生动,环境描写逼真简练恰到好处。课文前一层次主要写杨志与众人的矛盾,为生辰纲被劫埋下伏笔。后一层次主要写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作为名著中名篇,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品味,真正走进名著,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充分利用后人对名著的精彩品评,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和实际教学的需要出发,筛选与教学有关的资料进行助读,从而达到以评促读,为名著欣赏营造氛围,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多种阅读方法作出合理的选择和灵活运用,创设恰合的阅读情境,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方法、增强阅读效果的目的。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概括课文大意。
2.多角度地处理课文信息,优化阅读情境,品评欣赏名著。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初读:了解杨志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概述杨志事迹。明确:
①原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
②沦落东京,因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东京大名府充军;
③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出色,被提拔做管军提辖使;
④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
⑤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
过渡:对于杨志的故事,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有专门的点评。请看资料:
资料助读一:
杨志的故事一共只有三回书,一万五六千字,首尾三大段落:卖刀,得官,失陷生辰纲。在结构上,杨志的故事和林冲故事是不同的。林冲的故事先提出全篇主眼,然后一步紧一步向顶点发展,杨志的故事却是把失意、得志、幻灭这三部曲概括杨志的求官之梦,从结构上看,高潮在中段。在权贵高俅那里,杨志触了霉头,但在另一权贵梁中书那里,杨志却一开始就受到提拔,似乎可以一帆风顺了,但在权贵门下做奴才也并不容易。奴才中间有派别,经常互相倾轧。梁中书用人不专,注定了杨志的幻灭。同时也注定了黄泥冈上杨志一定要失败。
──茅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师生归纳:
①失意、得志、幻灭是杨志性格发展的三部曲。失陷生辰纲是杨志命运的转折点。杨志最终走上了反抗官府的道路。
②茅盾先生认为:“梁中书用人不专”在课文具体指什么?
明确:既然让杨志做押送生辰纲负责人,又安排老都管随行制约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