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2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小题,约5300字。
济南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2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一历史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5页,共30题,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6页,共2题。请将答案按要求填写在答题相应位置,答在其它位置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上交。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
1.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2.15世纪“欧洲人的发财梦做得很是时候”这样评论的主要原因是
A.当时他们了解到东方有很多财富 B.当时已具备了海外探险和扩张的条件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D.东西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3.今天,荷兰人经常向孩子们重复一句话:“荷兰之所以还是荷兰,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那么对17世纪的荷兰“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成为头号贸易强国 B.组建大型商业公司
C.擅长海盗式的劫掠 D.垄断东方香料贸易
4.马克思说:“英国(在印度——编者注)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文中所说的“工具”是指
A.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给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C.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导致了印度民族起义的爆发
5.某历史著作中包含有“蒸汽机引发的技术革命”、“工场退位,工厂上位”、“东方诸国的衰落”、“无产阶级的出路”、“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等标题。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B.东方国家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6.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侯,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C. 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7.W.C.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A.文艺复兴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8.《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中写道:“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