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训练(30份,含答案解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12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5/17 22:52:5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6
  • 下载点数: 8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15届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30份,含答案解析)
第1部分·基础·第1章:古诗文背诵默写.doc
第1部分·基础·第2章:字词积累.doc
第1部分·基础·第3章:词语运用.doc
第1部分·基础·第4章:病句的辨析与修改.doc
第1部分·基础·第5章:仿写句子.doc
第1部分·基础整合·第10章:综合性学习.doc
第1部分·基础整合·第11章:文学文化常识.doc
第1部分·基础整合·第12章:语法知识.doc
第1部分·基础整合·第1章:字的积累与运用.doc
第1部分·基础整合·第2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doc
第1部分·基础整合·第3章:标点符号与病句.doc
第1部分·基础整合·第4章:古诗文背诵默写.doc
第1部分·基础整合·第5章:句子的运用.doc
第1部分·基础整合·第6章:对联、广告的拟写.doc
第1部分·基础整合·第7章:图表、漫画的研析.doc
第1部分·基础整合·第8章:口语交际.doc
第2部分·古诗文阅读·第1章:课内文言文阅读.doc
第2部分·古诗文阅读·第2章:课外文言文阅读.doc
第2部分·古诗文阅读·第3章:古代诗歌鉴赏.doc
第2部分·阅读·第1章:课内文言文阅读.doc
第2部分·阅读·第2章:课外文言文阅读.doc
第2部分·阅读·第3章:说明文阅读.doc
第2部分·阅读·第4章·议论文阅读.doc
第2部分·阅读·第5章·文学类文本阅读.doc
第2部分·阅读·第6章:名著阅读.doc
第3部分·现代文阅读·第1章:实用类文本阅读.doc
第3部分·现代文阅读·第2章:文学类文本阅读.doc
第3部分·现代文阅读·第3章:客家文化阅读(含答案).doc
第3部分·现代文阅读·第4章:名著阅读(含答案).doc
第4部分·古诗文速记手册.doc
  第一部分  基 础
  第一章 古诗文背诵默写
  综合训练一
  1.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2.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4.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大气磅礴的美景,备受后人赞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赵师秀的《约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训练二
  1.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2.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4.苏轼《浣溪沙》中表达作者热爱生活、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训练三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木兰诗》)
  2.____________,白露为霜。(《诗经•蒹葭》)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岳阳楼记》中描写夜晚洞庭湖波光月影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训练四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记承天寺夜游》中用奇妙的比喻描写月光洒满庭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去年天气旧亭台,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4.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____________。(韦应物《滁州西涧》)
  5.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训练五
  1.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__________________。(袁宏道《满井游记》)
  2.无言独上西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3.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第四章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电信太痴迷于行业垄断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已经严重妨碍了中国社会把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把”改为“对”)
  B.日前,国家审计署对申泰、国银等88家证券公司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表明这些证券公司资产、负债、损益不实相当严重。(删去“表明”)
  C.其实,只要部分观众适应了字幕版的放映方式,根本就没有必要不因为配音这一环节而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消耗。(删去“其实”)
  D.把经济改革的已有成就扩展到其他领域,进行社会政治文化,较之意识形态的抽象辩驳和进行改革的一般号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进行社会政治文化”后面加上“的相应改革”)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警大队在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大家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把“保障”改成“保证”)
  B. 孙中山故居已成为珠三角很重要的旅游观光之一。(把“旅游观光”改为“旅游观光地”)
  C. 在建设南水北调的工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将“却”改为“都”)
  D. 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7N9流感不再扩散。( 去掉“不再”或“不”,或将“不再”改为“继续”)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沙、深圳和成都等城市一起评为“中国十大创新城市”。(在句末加上“之一”)
  B.由长沙制造的全国首款“高性能3D激光打印机”,15天销售了大约30台左右。(“大约”和“左右”去掉其中之一)
  C.通过大家的努力,使“岳麓山•橘子洲景区”成为长沙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秋 水
  《庄 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秋水时至     时:__________
  (2)百川灌河     河:__________
  (3)河伯始旋其面目  旋:__________
  (4)不见水端     端: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
  (1)泾流之大__________
  (2)野语有之曰__________
  (3)我之谓也__________
  (4)少仲尼之闻__________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个常用的成语出于本文段,请写出来并解释此成语的意思。
  成语:____________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有两处用了“于是焉”,都当“这时候”讲,其作用都是指代,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B.“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句中,一个“天下”,一个“尽”,把河伯踌躇满志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