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城山记》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3750字。
《小石城山记》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识记并掌握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理解本文的写作手法,说出文章表达的感情。具体要求为
1、了解作者,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思路;
2、找出含有“而”、“是”等字的语句,辨别它们的意义与用法;
3、根据语法知识和上下文,准确翻译“出”、“为”、“伎”的词义;抓住关键词,辨别判断句式;
4、找出叙议结合的语句,了解象征的写作手法及作者寄托的感情。
教学目标说明:目标1、2、3是本课学习的基础和重点,目标4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学习过程:
(一)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柳宗元(773--819)唐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与刘禹锡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任柳州刺史,故也称为柳柳州。文学上与韩愈一起提倡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他的创作可分为传记、论文、山水游记、寓言四种,以山水游记和寓言的文学成就最高。他的游记代表作《永州八记》;他的寓言短小精悍,含义深远。《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是很有影响的代表作。
《江雪》诗正是柳宗元在永州写的。永州的十年,是柳宗元生平最为困厄、最为艰难,心情也最为孤独寂寞郁闷的十年,却使柳宗元的文学才华得到了强烈的激发,取得了一生中最光辉最杰出的成就。
“永州八记” 是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依次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作者的生花妙笔使无情之物变得有性有灵。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中,山水诗始于谢灵运,山水游记的散文应该说始于柳宗元。
(二)学习新知
朗读全文,读懂文意,小组内翻译,难句交全班讨论。
1、解释第一段加点字词并翻译:
自西山道口径北(一直向北),逾(越过)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 稍 )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土堡 ),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声音)之激越(响亮),良久(很久 )乃已(消逝 ),环(盘旋攀登 )之可上,望甚(很 )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格外 )奇而坚,其疏数偃仰(或疏或密,或俯或仰 ),类智者所施设(布置)也。
2、 问题讨论,了解本文的象征写法。
(1)作者主要抓住小石城山的什么特点来写?试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