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我爱这土地·乡愁》一课两练(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660个字。
《诗两首》一课两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嘶哑(sī) 汹涌(yǒnɡ) 刮风(ɡuā) 矮矮(āi)
B.大陆(lù) 乡愁(chóu) 浅浅(qiǎn) 坟墓(mù)
C.黎明(lí) 窄窄(zhǎi) 深沉(chén) 温柔(yóu)
D.腐烂(fū) 邮票(yóu) 喉咙(hóu) 一枚(méi)
【解析】选B。A项,“矮”应读ǎi;C项,“柔”应读róu;D项,“腐”应读fǔ。
2.选词填空。
(1)这永远 (澎湃 奔流 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2)我也应该用 (沙哑 嘶哑 喑哑)的喉咙歌唱。
(3)长大后,乡愁是一张 (小小的 窄窄的 方方的)船票。
答案:(1)汹涌 (2)嘶哑 (3)窄窄的
3.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B.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C.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D.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解析】选A。A项正确的划分节奏是“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4.按原文填空。
(1)然后我死了, 。
(2)后来啊/乡愁是 。
(3)《乡愁》中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家国之思的诗句是: /
/ / 。
答案:(1)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2)一方矮矮的坟墓 (3)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5.课内阅读。
阅读《我爱这土地》全文,回答(1)~(4)题。
(1)诗中“鸟”的形象与诗人要歌颂的“土地”有什么联系?
答: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意象之间的联系。注意“鸟”“土地”的象征意义,再从本诗主旨方面考虑。
答案:“土地”是祖国的象征,诗人在借一只饱经磨难的“鸟”的形象表现自己的忧患意识,以及他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博大深沉的爱。
(2)对诗中“鸟”的形象分析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人只是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但这鸟正是诗人自己,假设是为了更好地抒情。
B.我是一只鸟,我要歌唱,一直到死。
C.这只鸟死得可怜,目的是唤起人们的同情。
D.鸟死了也要把自己腐烂在土地里,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土地,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执着深情。
【解析】选C。应为这只鸟怀着一颗爱心歌唱祖国,抒发对祖国至死不渝的情怀。而不是可怜、让人同情。
(3)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