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台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题,约5760字,部分答案扫描。
河北邢台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 《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下列各项与“平民得姓”关系最直接的是
A.宗法制的影响 B.小农经济的产生
C.儒家思想的发展 D.郡县制度的发展
2.《殷周制度论》中有:“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这段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统治
B.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周王权
C.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
D.通过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期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度和法律控制,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礼仪与政治分离 B.从人治到法治 C.国家管理制度化 D.为民主政治奠基
4.春秋时期,齐桓公领导诸侯合作,“尊王攘夷”,对抗夷狄,齐之后的霸主也多如此。史书也曾记载战国后期越越多地出现部分诸侯联合夷狄与其他诸侯作战的事件。这些变化反映了
A. 先秦时期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加强 B.西周国力比前期的国力更为强盛
C. 古代社会中央集权趋向逐渐明显 D.西周时期诸侯势力左右中央王权
5.张载指出:“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这表明
A.门阀士族制度初步形成 B.宗法概念扩至国家政权
C.宗族制度威胁中央集权 D.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
6.董仲舒为发掘大义做了很多研究,他把自己的见解与儒家经典相附会,并把这些观点当作上天意志,劝皇帝接受,并告诫皇帝,如果不采纳这些见解,就是违背天意,迟早要招致祸患。可见,“附会”的结果是
A.使帝位合法化 B.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C.使儒学法律化 D.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7.西汉武帝在谈及制度建设时指出“夫泛驾之马,足斥(tuo)驰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意在通过制度
A.扩大人才的选拔 B.培养个人的修养
C.加强对官吏的监察 D.神化治人之“术”
8.唐朝时刘晏长期掌管国家财政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