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910字。
中考热点: 修辞方法
嘉兴秀州中学 朱瑜冬
一、修辞格
1. (04 无锡)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殿外的松柏槐柳,造型奇特,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运用比喻和夸张,写出殿外的各种树木姿态优美)
B. 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了,至少是青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吗?(运用比喻和反问,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思乡恋国的感情)
C. 愈近山口,风声愈响,如雷鸣,如山崩,如海啸,如十万名战士在呐喊冲锋。(运用比喻和排比,生动地写出了山风的强劲猛烈)
D. 大海从很远的地方就开始摆好姿势,弓起脊背,像一头西班牙斗牛拼死向堤岸冲来。(运用比喻和拟人,形象地描写了海浪冲击堤岸的动态和力感)
2.(04 嘉兴)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时间)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拟人,写出了时间匆匆流逝,一去不复返)
B. 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对比和比喻,写出了飞来峰上丛林绿的不同程度)
C. 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对偶和比喻,表现了水多、柔的特点)
D.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比喻和拟人,写出了海燕俊捷无畏、充满信心的形象)
3.(04 金华)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B. 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江倒海了吗?
C. 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
D. 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4.(04 无锡)对下面这个句子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A. 运用对偶、比喻、借代,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B. 运用借代、比喻、拟人,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C. 运用比喻、对偶、拟人,赋予寂静的大自然以旺盛的生命力,突出了无畏气概和干预斗争的精神。
D. 运用借代、对偶、拟人,赋予寂静的大自然以旺盛的生命力,突出了无畏气概和干预斗争的精神。
5.(04 徐州)选出与“皎洁的月亮从云缝后面向下窥探着”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朵朵浪花托起一个个美丽的传说。
B. 休闲人生像一枚甘甜的果实。
C. 他委屈的泪水,像开了闸似的哗哗流出来。
D. 这时代的主旋律中,也偶尔有几声不和谐的音符。
6.(04 连云港)下列广告语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定一项是( )
(1) 使头发根根柔软,令肌肤寸寸滑嫩。(蜂花香皂广告)
(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旅游鞋广告)
(3)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门锁广告)
(4) 世外桃源。(别墅广告)
A.(1)对偶(2)借代(3)夸张(4)比喻
B.(1)对偶(2)夸张(3)借代(4)比喻
C.(1)比喻(2)对偶(3)夸张(4)借代
D.(1)对偶(2)比喻(3)夸张(4)借代
7.(04 常州)对下文所用修辞手法及其含义和作用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①孔雀绚丽的羽毛,是大自然物竞天择造出的。②白杨笔直刺向碧宇,是密集的群体和高远的阳光造出的。③清香的花草和缤纷的落英,是植物吸引异性繁衍后代的本能造出的。④钢铁般坚韧顽强的性格,是靠优异的禀赋并在生活中磨练出来的。⑤我们的心,是在长久的不知不觉的过程中以自己的双手塑造而成的。
A.第①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说明了孔雀的美丽是经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
B.第③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花草落英是其自身本能的杰作。
C.第④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坚韧顽强的性格的特点。
D.全段构成排比,表明了多姿多彩的万事万物是其本身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8.(04 福州)请你展开联想想象,运用修辞方法,把“遥望”、“繁星”、“闪烁”这三个词扩展成一段50字左右的文字。(词语顺序不拘)
9.(04 南京)朱自清在著名散文《荷塘月色》中写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他将月光比作流水,写出了月光的柔和。请试着用比喻将你眼中的“月”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来。 。
10.(04 无锡)请找出下列语段中兼用比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的一句话,完整、准确地抄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