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2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2/5 13:23: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份。

  吉林省延边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理)试题
  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7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30分)两部分,试卷共8页,共二大题,38小题。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到答题卡上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35题,70分)
  1.在某种意义上,现在真正的思想进步是科学努力的结果。哲学已经把责任交给了它原来的分支,如物理学和心理学。哲学家现在能够做的只剩下提供某种思想脚手架用以支撑这个伟大的实证建筑。这说明
  ①具体科学正取代哲学发挥指导作用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气者,理之依也”与“物是观念的集合”的分歧是
  A.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
  B.围绕着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而形成的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
  3.人民网载文指出,正确看待当前的社会形势,毫不讳言困难和问题的存在,把问题摆在节骨眼上,正是唯物主义的态度和无畏精神。下列说法属于唯物主义的有
  A.子不语怪、力、乱、神            
  B.天不变,道亦不变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存在即被感知
  4.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5.康德在其撰写的《宇宙发展史概论》中指出,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这一观点
  A.承认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
  B.否认了意识现象的存在,陷入了“一元论”的泥潭
  C.认为意识能够创造物质,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
  吉林省延边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文)试题
  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6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两部分,试卷共8页,共二大题,34小题。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到答题卡上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30题,60分)
  1.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2.有哲学家辩言,对于一块白色而坚硬的石头,人们可以看得到“白”,但看不到“坚”;可以摸得到“坚”,但摸不到“白”。“白”不一定是石头的“白”,“坚”也不一定是石头的“坚”。故“白”与“坚”都是可以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这一观点是
  ①唯心主义      ②唯物主义       ③形而上学的观点       ④辩证的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须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画上等号,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③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须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④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