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1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27 15:39: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30个字。

  专题一标题 自由正义篇
  ——《致女儿的信》 课型 新授 教案
  序号
  教学环境和
  教学资源 教室、多媒体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1.积累词语、文学常识和有关爱情的文学艺术作品;
  2.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抓住重点语句品味深层含义。
  3.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4、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专题学生活动设计 专题教材处理
  一、学生活动设计一:情境导入
  1.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你怎么办?
  请同学们交流交流吧。师出示交流的问题
  2、学生自由发言,师生互动。
  3、师总结:同学们的方法真多啊。可我们不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而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致女儿的信》,看看这位父亲能不能帮助我们。
  二、学生活动设计二:预习反馈
  (一)、学生自测:小组交流预习中的基础知识部分,教师解疑
  小组长带领全体组员交流各自预习情况,补充缺漏知识点,修改自己作业中的错误之处。分三块进行:作者介绍、背景解说、字词音形义积累。
  (基础知识主要由学生在课下根据书下注释并利用工具书解决)
  (二)、课堂展示:各小组推荐预习知识点较全面的学生展示(分版块逐一进行),学生自由发言补充。其他学生摘记、订正、补充,再识记。教师补充,指导学生完成专项笔记人整理,相机板写学生发言中的重要知识点,以检测题的形式出现。
  (学生展示时要求说明是哪一段哪一行的哪一个字,需要注意什么,其他学生做好标记并纠正、补充)
  三、学生活动设计三:整体感知
  1、自主读思:生速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歌德: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正值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必然对爱情充满好奇和遐想。每个人的一生都要体验爱情,到底什么是爱情?请默看课文5---24自然段,用圈点批注的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