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测试卷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中第三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7/29 11:3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5题,约6100字。
语 文 第 三 册 诗 歌 单 元 测 验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 选择题(32分)
1、找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匪我愆(qiān)期 公姥(mǔ)  机杼(zhù)
  B.百舸(gě) 山峦(lán)  粗糙(cāo)
C.朝谇(cùi)夕替 腰襦(rú)  羽檄(xí)
  D.溘(hè)死  否(pǐ)泰  羁(jī)鸟
2、.下列诗句的表现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喻指女子老了。
B.“鸷鸟之不群兮”:运用赋的手法,说明不与小人同流合污。
C.“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比兴兼用,喻夫妻离散,依依不舍。
D.“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运用赋的手法,直叙侠士的武功高强。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用不同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
肉联系。
B.《我热爱秋天的风光》的作者是著名的“朦胧派”诗人梁小斌写的。
C.《山民 》借一个山民的口吻,叙述了“人”不安分于“山”,总向往着海。
 D.《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赋、比、兴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诗经》也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B.《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的民歌集,因数量只有十九首而得名。
C.“风骚”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它们分别代表了《诗经》和《楚辞》的最高成就且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D.“乐府诗歌”原指汉代官府(乐府)从民间收集整理的一部分诗歌,后来泛指各朝民歌和一部分文人创作的具有民歌特色的诗歌。
5.下面是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诗歌”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它的主流是“新诗”。
 B.“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出很多新样式,语言上是运用现代白话。
 D.新诗不讲究格律,不讲究押韵。
6.下列作家作品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是我国文学从集体创作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第一人,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源头。
 B.曹植,与其父曹操、兄曹丕合称“三曹”,其《白马篇》又名《游侠篇》。
 C.曹操,字子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D.陶渊明,东晋大诗人,其诗作主要表现了对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的热爱。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民歌
      余光中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  也听见
沙  也听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