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12/10 15:00:4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小题,约6450字。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考查时间:90分钟 ;内容:必修三;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可能是
  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
  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
  2.《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为本欤。”由此,可见孔子仁的学说的逻辑起点是
  A.人性本善           B.血缘远近         C.宗法等级        D.君臣尊卑
  3.“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上述材料揭示的主旨是
  A.三纲五常           B.家国同构         C.社会起源        D.君主专制
  4.《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的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A.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5.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颈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
  A.清静无为           B.兼爱非攻         C.仁政治国        D.以德治民
  6.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 屈君而伸天。”以下对董仲舒新儒学的最佳理解是
  A.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
  B.新儒学融合阴阳五行的迷信思想和法家的思想
  C.强化君权神授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D.新儒学融合阴阳五行迷信思想和德治思想
  7.王夫之认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与此相似的社会历史观是
  A.“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克己复礼,渐有文教”
  C.“制天命而用之”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8.康熙年间,我国开始系统地大规模地开展全国性的地图三角测量,绘制《皇舆全图》时,吸取了欧洲制图理论中考虑大地是球面的优点,实测并采用经纬图法比例,而且还采用了地图投影方法。由此可知
  A.西学东渐影响中国传统科技              B.新航路开辟冲击了传统科技
  C.康熙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康熙年间尚未实行闭关锁国
  9.“近代社会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以追求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活动的终极目的,经济增长成为价值观体系和物质活动的基点。……明清社会虽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经济繁荣,却并未形成一个经济居社会生活主位的‘经济社会’,由此也就不能提供出一个可以推动技术进步与发展的土壤环境。”该材料主要论证的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