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6题,约4450字,部分答案扫描。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45分)
以下每小题1.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答案在答题卡上涂点)
1.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从黄帝说起;另外人们在山东嘉祥县的汉代画像石上也发现了黄帝像。综合以上两则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黄帝其人其事纯属编造不可深信 .B.黄帝的故事真实可信
C.是否有黄帝其人尚不能完全确定 D.黄帝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2.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是“20世纪中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与兵马俑、北京人、马王堆汉墓齐名。1973年,在距今7000多年的遗址中,出土了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漆器、水井遗迹,象牙雕刻,以及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据此,在河姆渡遗址还可以发现 ( )
A.玉制礼器 B.大型墓葬 C.陶猪形象 D.古城遗址
3. 郭沫若曾写道:“洹水___________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上文中的___________应填入( )
A.偃师 B.安阳 C.镐京 D.咸阳
4. 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5. 《史记•赵世家》曾记载: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提倡“胡服以习骑射”。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说:“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根据上文和所学,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
A.现代的裤子可能源于胡服 B.胡服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创造
C.民族融合影响服饰的变化 D.汉人的服饰完全被胡人异化
6.《左传•哀公二年》记载:公元前493年,晋国赵鞅与郑军作战。战前,鉴于郑军人多势众,为鼓舞士气,赵鞅临阵誓师,“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遂:参政),人臣隶圉免(奴隶免除身份)”。材料直接反映了当时( )
A. 战争目的为攻城略地 B.争霸战争日趋频繁
C.奖励军功已渐成风气 D. 士阶层社会地位高
7. 《史记•商君列传》:“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上文体现的思想是( )
A.严刑峻法治国 B.肯定社会变革
C.激进功利主义 D.主张君主集权
8. 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00O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 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
C.商周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 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
9.《史记•萧相国世家》说,汉兴,萧何“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萧何改变的主要是( )
A.政令 B.官制 C.法律 D.皇帝称号
10. 美籍华裔史学家唐德刚教授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到:“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主要表现是( )
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取代封国制 D.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