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一中2013级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试题(2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份试卷。
天水一中2013级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考试
历史试题(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文物是物化的历史,是历史工作者从事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下列文物中,对研究奴隶社会历史有着重要作用的是 ( )
①雅典陶片 ②甲骨卜辞 ③十二铜表法 ④浑仪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数学是一门思维学科,下面关于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
B.秦汉时期,中国出现算筹计数法
C.珠算是古代中国发明的最伟大的计算工具
D.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在世界上领先了一千年
3.有人将明清之际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这时的“晚霞”是指 ( )
A.集大成的科技巨著涌现 B.各种发明不断出现
C.早期反封建思想出现 D.古代小说蓬勃发展
4.诗言志,歌咏言。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下列诗句中,反映了唐朝盛世景象的是 ( )
A.“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D.“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5.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
A.白话文开始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天水市一中2013级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考试
历史试题(文科)
命题 倪丽侠 审核 景 怡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他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依材料推断,作者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应是(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 佛教在经新疆传入中原的过程中,沿途修建了许多石窟,形成了艺术史上独具特色的石窟艺术。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飞天和菩萨是全裸的;而在敦煌莫高窟中全都穿上了裙子,至多半裸上身;在洛阳龙门石窟中就全穿上宽袍大袖的衣服了。这种服饰上的变化反映了( )
A.沿途气候逐渐变得寒冷 B.洛阳地区社会风气最为保守
C.中原地区的经济较之边疆地区更为发达 D.越接近汉文化中心,本土化特点越显著
3. 李约瑟指出:“中国的计算人员和星官为印度人发展只需要九个符号的计算方法开辟了道路”。该项数学成就是( )
A.九九乘法表 B.勾股定理 C.十进位记数法 D.计算圆周率的方法
4.苏轼在《又跋汉杰画山二首》中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在苏轼看来,文人画和工匠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
A.画风是否工笔重彩 B.出是否寄托画家情感
C.画面是否气势磅礴 D.实景描写是否突
5.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市民们无意于追求典雅的意境、浓郁迷离的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