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八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小题,约5130字。
河南省洛阳八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小时)
一、选择题(27道选择题,每题2分,共54分,答案涂在在答题卡上)
1.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2.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这主要说明了( )
A.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
C.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D.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
3..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4.李克强总理以“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字陈述自己从政以来的情怀。其中“民为本”语出《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
A.“除井田,民得卖买” 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5、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 A. 《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6、 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汉文帝在此强调的是( )
A.无为而治 B.轻徭薄赋 C.崇尚节俭 D.民贵君轻
7、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8.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