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修四练习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6620字。
选修4练习(一)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清朝前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过去,一个王朝的建立,多半是通过一两次决定性的大战争而解决问题的,清朝则不是这样。清朝是在入关以后,经过了短时期的大规模战争,长时期的小规模战争,将近二十年才逐渐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清初的军事时期较长,而军事行动又反映了民族矛盾。如满清剃发易服,就是用暴力手段剥夺汉族男子穿民族服装的权利。
——据《清代前期的政治和经济》整理
材料二
康熙帝下诏征讨噶尔丹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雅克萨之战
材料三1960年4月,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期间,毛泽东与老舍先生论及康熙。毛泽东一开口便说,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过伟大贡献。他还说,清朝开始的几位皇帝都很有本事,尤其是康熙皇帝。接下来,便大讲康熙。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康熙皇帝的第二个伟大贡献是他的统一战线政策。
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康熙帝执政时期清政府面临哪几个方面的矛盾?(3分)
(2)根据材料三,列举康熙帝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方面所作的突出贡献。(3分)
(3)康熙帝入关后是如何运用统一战线政策来团结各民族并巩固清朝在全国的统治的?(2分)
(4)康熙帝时,历史的天空中折射着落日的余辉,但是几科同一时期,华盛顿却以利剑划破了沉重和黑暗的黎明,请指出其后东西方历史发展走向的主要差异。谈谈你对“余晖”和“黎明”的看法。(2分)
2、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皇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也是有作为的政治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司马迁说秦始皇“吞二周而忘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这具体指的是什么?
(2)与秦始皇相比,唐太宗在统治政策上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对唐太宗“自古功德兼隆”的这一评价你是怎样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