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一中2013-2014学年上期中考16届高一化学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940字。
郑州一中2013-2014学年上期中考
16届高一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新制的氯水中只含有Cl2和H2O两种分子
B.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逸出的气体是氯气
C.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D.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变弱
2.有0.1molNa和Na2O的混合物,溶于水后被80g7.3%的盐酸恰好完全中和,则混合物中Na和Na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D.任意比
3.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凭气味和颜色 B.通入AgNO3溶液
C.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观察其颜色变化 D.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是否变色
4.某同学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 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和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个数有
A.复分解反应、1个 B.分解反应、2个
C.化合反应、3个 D.置换反应、2个
5.已知X和Y是两种单质,它们之间的反应是X+Y-→X2++Y2-。依据该反应,现有下列叙述:①X被氧化 ②X是氧化剂 ③X具有氧化性 ④Y2-具有还原性 ⑤X2+具有氧化性 ⑥Y的氧化性比X2+氧化性强,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⑤
6.一定条件下,氨气与一氧化氮发生反应:NH3+NO→N2+H2O(未配平)。在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
A.3:2 B.2:3 C.4:5 D.5:6
7.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NaCl晶体、BaSO4 B.铝、二氧化碳
C.硫酸、蔗糖 D.熔融的KNO3、氨水
8.实验室制Cl2反应为4HCl(浓)+MnO2 = MnCl2+Cl2↑+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MnO2 B.每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C.每消耗1 mol MnO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消耗4 mol
D.生成的Cl2中,除含有一些水蒸气外,还含有HCl杂质
9.将23gNa、18gAl、56gFe分别投入到盛有200g 7.3%的盐酸中,其结果正确的是( )。
A.Na和盐酸反应最剧烈,产生的气体最多
B.Al和盐酸反应的速率仅次于Na,但产生的气体最多
C.Fe和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比Na多
D.结束时产生的气体一样多
10.以下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A.4℃时,36mL的H2O B.常温常压下28gN2
C.含原子总数为15Na的CH4 D. 标准状况下,89.6L He
11.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B.乙烯和环丙烷(C3H6 )组成的28g混合气体中含有2Na 个氢原子
C.1molNa2O2固体中含有Na个阴离子
D.将含0.1mol氯化铁的饱和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可制取0.1Na个Fe(OH)3胶体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