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冀州中学2014-2015年上学期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52小题,约11110字。
河北冀州中学2014-2015年上学期
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I卷选择题(50个,每个1.2分,共60分)
1.《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
A.郡县制度的发展 B.以“孝道”治天下
C.赋役制度的变化 D.皇帝制度的形成
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适应了阶层关系变动 B.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C.选拔方式日益公开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 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 据材料可知,左雄建议东汉察举制要 ①改变单凭“德”选拔人才的标准②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 ③辅以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④结合科举制度多种途径选拔人才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2002年在湖南省湘西里耶古城发现大量的秦简,其中J1(12)10简内容是:(正面):廿六年(即公元前221年)六月癸醜(丑),遥(迁,派遣)陵拔(应为“掾”,吏)訓 ,(刑讯)蜜衿(蛮荆)。(背面):鞫(ju,审讯犯人)之,越人以城邑反。下列选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秦朝统治范围最远已达湖南 B.秦朝郡县制度得到全面推广
C.楚国遗民流窜到湘江流域 D.秦朝制度推广引发矛盾冲突
5.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6.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领,虽有正官,非别敕(另有皇帝的命令)不治本司事。”这说明宋朝
A.正官仅用以表示官员品秩 B.政权运作因袭唐制
C.机构重叠官员职责不明确 D.相互牵制加强集权
7.1835年7月,一位留居中国的英国人在英文杂志《中国文库》上撰文称:“这种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在印度的充分发展,预示着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甚至是欧洲的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现在尚需显示中国已经如何阻止这一制度的美中不足,就像在几乎所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