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85字,分两课时。强调自主合作学习,综合拓展不错。
天狗
第一课时 综合解决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①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②诗歌是文学之母。③在早期的文学史里,诗歌占了主要地位。④唐以前的文学史,可以说,基本是诗歌史。⑤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说:“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 类文学。”⑥诗与青春携手同行,青年时代是诗的时代。⑦今天的青年人更应该具有诗心、诗情和诗的追求。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有这样一位青年。他的名字很特殊,取家乡两条河流的名字作自己的笔名,他就是郭沫若。今天我们就走近郭沫若 ,走近他的《天狗》。(板书课题)
二、自主阅读,走进文本。
教师 :走进学生指导读、划、写、记、练、思,使学生真正有效走进文本。
学生:抓住文本,反复诵读,整体感知,完成预习。
1、给下面划线字词注音。
飞奔 投奔 剥削 剥皮 削皮 啃啮(niè) 吞噬 脊髓(jǐsuǐ)
2、查找作者相关情况及相关写作背景。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 家、思想家.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他青少年时代接触了大量古典文学,喜欢屈原、李白、苏轼等的诗,受到浪漫主义影响。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 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天狗》,《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1921年6月,他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 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 。
3、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你读诗最初的整体感知。(作者写了什么,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为什么)
明确:可能是焦灼的、躁动的、疯狂的。
4、在这首诗中,“天狗”有什么样的行为?
明确:“吞”表现“天狗”气势磅礴,力量万钧,展示“天狗”消灭旧事物的豪迈气度,和五四要求“扫除旧的一切”的时代精神相吻合。 “飞奔”、“狂叫”、“燃烧”、“剥”、“食”、“吸”、“啮”表现“天狗”追求自我解放,自我独立,“天狗”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而且更加敏锐。“爆了”表现“天狗”自我新生的生命特征。
5、作者借“天狗”表达 了怎样的主旨?(作者到底要借这首诗表达什么?)
明确:郭沫若借助“天狗”这一形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我”消灭旧事物,创造新世界;“我”自我独立,自我解放,自我新生。应和着时代精神,郭沫若挣脱“格律诗”的束缚,开创了自由诗体的新诗。
6、作者在主旨的表达上采用了那些艺术手法?
明确:本诗每句以“我”字为领字,层层推进,构成排比句式。《天狗》的抒情气氛犹如疾风骤雨,犹如火山爆发。置身如此诗境,我们的思想也随着一路狂奔,一路呐喊。
三、交流收获,整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