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9/7 9:48: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6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100字。

  3 星星变奏曲
  教材分析
  《星星变奏曲》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江河的一首重要诗作。这首诗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这首诗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它运用象征手法,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求。在艺术手法上它以情境的变换来丰富“星星”的意象和深化追求光明的主题,因此诗的语言凝练形象,意象丰美,句式灵活多变,在遣词造句方面有独特的美,适合学生在品味中积累,在积累中提高。教读本文,应简介朦胧诗产生的背景,将这种创作现象与社会整体环境相联系,为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主旨和诗人的写作风格提供知识平台。教学活动还应强化诵读,在熟读中,揣摩语言,感知“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能力目标
  1.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
  2.揣摩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追求希望和光明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揣摩诗歌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突破方法:朦胧诗,是特定年代特定诗人的特定诗歌。这样的几个“特定”,跟学生都很遥远。所以,这种种“特定”必须由老师直接讲述给学生。而对于第二个教学重点,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理解语句的内涵,感悟诗歌的意境的方法来解决。
  难点理解诗歌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和信念。
  突破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并分析其所代表的苦难与美好来理解诗意。然后在拓展延伸环节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通过把握诗中特殊句式(“如果……谁不愿意”“如果……谁愿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企盼,也是对诗人理想和信念理解的一种方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诗要在读中品、读中悟。这首诗歌含蓄朦胧,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在熟读中揣摩诗歌语言的意蕴和情味,领会“星星”的象征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从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2.合作探究法:对于语言的鉴赏和学习,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切磋琢磨中互相补充,互相提高。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多媒体展示浩渺星空的图片并配乐克莱德曼的《星空》)请同学们诗意地描述星空画面和聆听音乐的联想。(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的确,这茫茫夜空中闪现的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