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56个字。
单位:湖南省岳阳市岳化一中
真名:陈立军
从《跟假话掰腕子》说开去
夏荷
[小引]
作为十五六岁的中学生,从小到大,所读的文章,多已成千上万,少也是上百篇了。笔者最近调查学生,请他们聊聊自己所读过的文章,结果许多同学都惊讶地发现,能回忆起来的文章篇目并不多,在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的更是寥寥无几。为什么会这样呢?同学们都很纳闷。其实不难找寻:因为我们读书时只读不思者多,读后三思者少;泛泛而读者多,精读细读者少;走马观花者多,深入探究者少。所以一篇文章读后,能将大概内容叙说出来的都不多,更谈不上从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其他表现形式去琢磨其写作上的借鉴、思想上的启迪了。
一篇文章读完后,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思考琢磨,从而留下深刻印象呢?
[走进精品]
跟假话掰腕子 鲍尔吉·原野
我在兰桂坊认识一位贝蒂小姐。
兰桂坊只适合做两件事——跳舞与饮啤,做其他的事都唐突,诸如说话。当跳舞和酒上升到一定纯度,言语是一种冒犯。在兰桂坊,什么不做也显得可耻,如不饮酒不跳舞。众人的目光如质问:为什么不待在家里?此际,不饮不舞如穿衬裤入浴池泡澡,太拘谨。
因此,我和贝蒂小姐说话不多。环境嘈杂,只能做水手一样大声喊——能大声说的话,必然是最表层的话语。知道她是加拿大人,会中文,现为摄影记者,酷爱旅游。
分手时,她发出一个邀请:“春节到加德满都去。你去不去?”
这个邀请太幽默了,我笑着回复:去,是一个美妙的建议。
后来才知道,我的表现是一个错误,甚至是一个谎言。这是发生在圣诞节之前的事情。到了新年,我收到寄自印度大吉岭的明信片,上写:“我距尼泊尔边境只有五英里。你到了哪里?请致函加德满都橡树岭中学却金先生。贝蒂·詹妮森于大吉岭。”
我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以为是一个玩笑。仔细看过邮戳以及英文印地文之后,才认为是真的。对我来说,这是一个严重的事件。
贝蒂小姐离尼泊尔边境只有五公里,而我离尼泊尔任何一个方向的边境线都有几万里,确切地说,从未准备往那个方向前进过。大吉岭!我难道是一个骗子吗?让贝蒂小姐在那么远的地方等待音讯。
我把这件事的前前后后想了一遍,觉得这是一个文化的错误,我并不是说我们习惯于说谎,但对待事物的态度大不一样。在兰桂坊,她说去尼泊尔,我以为是脱口秀,没想到这是一个认真的建议,对那些无法实现的目标,我们常视为幽默,慢而待之,把认真与荒诞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