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测试高二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2题,约8130字,部分答案扫描。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测试高二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5分 共计54分)
1.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请
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最可能反映的朝代是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元代
2.《马关条约》第六款约定:“清、日两国所有约章,因此次失和,自属废绝。……其两国新订约章,应以清国与泰西各国现行约章为本。”对该条款理解恰当的是日本
A.主宰中国的局面基本形成 B.迫使中国承认中日两国的平等地位
C.取代中国确立东亚领导地位 D.同等享有其他列强在中国的特权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东周时期,周王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实际上,周王之所以能幸存到公元前256年,主要是因为他们(周王朝)提供了精神上的领导。周王朝还起到了高级祭司的作用。”依据作者的观点,周天子的名号能够存在到战国时期是因为
A.中国统一民族的逐渐形成 B.封建礼教力量的作用
C.诸侯国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 D.周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4.散在郡县的侯国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有限的职权,招徕流亡,增殖户口,奖励开荒,以图增加地税收入。许多侯国的户口迅速增长,远远超过了侯国以外郡县直接控制地区的增长。这说明
A.封国制度整体上要优于郡县制度 B.强大的经济实力是王国问题形成的根源
C.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发生是必然的 D.地方自主权的扩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5.观察下表,造成“希腊时代”和“希腊化时代”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时代
内容 希腊时代
(公元前5、4世纪) 希腊化时代
(公元前4世纪末~前2世纪末)
社会思想 理想主义、地方主义 现实主义、国际主义
教育 私学盛行 公学盛行
商业 有限的商业活动 广泛的海路商业活动
——摘编自陈恒《希腊化研究》
A.罗马帝国的建立 B.“世界帝国”的出现
C.海洋文明的影响 D.世界性航路逐渐形成
6.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7.某位同学打算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研究性学习论文,他根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一些结论。你认为这位同学所得出的结论与他所掌握的史料之间逻辑关系最为严谨的是
史 实 结 论
A 希腊沿海、多山的自然环境 雅典民主政治形成
B 伯里克利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 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