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188字。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指导
石榴
惠安第四中学 柳瑞霞
复习要点:
(一) 作者简介
(二) 掌握生字词。
(三) 由石榴的外在特征推出内在的特征,从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 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 语段阅读
(一)、阅读课文第2节。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1. 本段中“枯瘠”与“柔媚”能否互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枯瘠”是枯瘦的意思,这里是用来描写“石榴树有梅树的枝干”的特点, “柔媚”是“柔和可爱”的意思,这里是用来描写石榴树“有杨柳的叶片”的意思。
2、选段中,作者用 方法来描写石榴的枝干和叶片。表现它的特点是 。
阅读第3节。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辫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3. 你怎样理解“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
4. 你怎样理解“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一句?
5. 句末用了反问句,有何作用?
6. 文章两次提到石榴花是夏季的心脏,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7、选段中,作者描写石榴花时,主要写了石榴花的 和 ,根据石榴花的 和 特征,把它比作“ ”
阅读4—9节。
④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辫,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匀称, 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⑤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者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刺变为中国式的金垒(1éi壶型酒器,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⑥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垒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⑦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⑧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
⑨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8、选文第⑤段描写石榴由骨朵到花的演变,作者称其为“妙幻的演艺”,具体的演艺过程是怎样的?
9、选文第⑥段描写石榴的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达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10、作者把石榴花比作夏季的心脏,揭示了石榴什么样的内在品质?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
11、第6节首句用了反问句,有何作用?
(二)、 请品评下列3个句子
(1) 单那小茄形的骨朵……而且还精巧的插上了花?
答:作者用动态描写的手法展示它的颜色和外形,“逐渐翻红”“整裂为四瓣”仿佛是用慢镜头演示出骨朵的质地和颜色,用“花瓶儿”比喻骨朵的外形,令人喜爱。流露出赞叹和喜爱之情。
(2) 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
答:这里从宇宙和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称颂夏天,实际上是把夏天象征为旺盛的斗志奔放的热情和勃发的生命。
(3) 它会笑你呢!
答: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既生动活泼极富情趣,又巧妙地引出下文,且与“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相照应。
◆ 复习要点:
(一)、作者和背景简介
(二)、生字词
(三)、背诵第一段和第八段
(四)、抓住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外在特征的异同。
(五)、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理清文章层次和行文线索,以分析描写语言入手,体会状物散文的特色。
(六)、体会作品中浓浓的乡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海燕》
◆作者、背景介绍
郑振铎,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史家。著有《郑振铎文集》。
本文写于1927年5月,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迫害进步人士。作家被迫远行欧洲,于5月21日只身乘船前往巴黎。途中见到飞行的海燕,引发了他的绵绵乡思,浓浓的乡愁,写下了此文。
◆解读全文
前一幅是故乡春燕图,后一幅是万顷海涛燕飞图。前一幅图景极写小燕子的伶俐可爱,给春光平添生趣,给孩子增添欢乐,给农人们、市民们带来几多舒心,几多忧戚。咏春燕,情注其中。人有情,燕子仿佛也解人意。“燕子归来寻旧垒”,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宾主间情意融融。去年的小燕子不来光顾,主人便忧戚,甚至以为自己的运命蹇劣。作者把故乡的春燕和故乡人的感情、命运、快乐、忧愁如此的紧紧相连,物象生动,情意浓郁。后一幅描写万里海空小燕子出现的情景。小燕子在海上斜掠,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