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60字。
“面对大海”文题点拨与佳作
江苏省如皋中学 郭祥圣
也许你曾到过海边,也许你在荧屏、银幕上见过大海……请以“面对大海”为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2002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
[文题点拨]
这个题目的特点是开放度大,为同学们提供了思考与写作的空间。去过海边的同学大概都曾被那一碧万顷的海涛、壮阔无比的气势深深吸引,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感悟。从来去过海边的,大约也都从电影和电视节目中见过大海。更不必说诗歌、散文等各类文学作品中,大海都曾经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就连各种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都无一例外地提供过有关阅读和练习的材料。因此,如果有人提出因为不曾实实在在地面对“大海”而不会写这篇文章,这对于—位完成了高中学业的考生来讲,恐怕是说不过去的。
思考与写作的空间大,是因为这个题目提供了充分的想象和发挥的余地。大海在同学们笔下可以是实在的,你可以描写沧海横流的波澜壮阔,海上日出的绚烂和夕阳西下的壮丽;海边出发的捕鱼船队或遥遥归来的一叶孤帆;波平浪静的安详与风暴陡起的凶险;年迈的水手,织网的渔妇,远航的汽笛,拾贝的脚印……这一切所给予你的印象和感受。你也可以因大海而进行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将之上升为某种象征物.如潮起潮落的不就是人生的节奏?波涛翻卷、喧嚣起伏的不就是人类常有的心态?海明威笔下人与大海的殊死搏击令我们奋进,冰心笔下柔声细语的海浪让我们沉思……“面对大海”实际上不也是面对我们自己的心灵世界?大海的力量可以荡涤污泥浊水,也可以开阔我们的心胸,净化我们的灵魂。除此以外,在现实生活中,大海的引申意义几乎已无处不在。书海、学海、“题海”是学子们息息相关、经常谈论的话题;人海、商海、欲海是社会上每时每刻的存在。这些远远近近、深深浅浅的“海”犹如一面面时代的镜子,每一处波涛,每一簇浪花,都足以引发我们深沉的思考。同时,这个题目还可以为一些思路开阔、独具慧眼的同学提供用武之地。经常关注环境保护的,可以针对近海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发表看法:如何治理频频出现的“赤潮”,如何使广大市民大快朵颐的毛蚶重返餐桌,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材料。喜欢生物学的可以探讨海洋禁捕期的长短利弊,以及黄花鱼、大对虾等品种如何能够生长快、味道鲜。更有关心国际问题的,一定会看到蔚蓝色的大海常常涌动着令人不安的暗流,国际争端常由海上引起,岛屿的归属,潜艇的出没,风平浪静的大海霎时就可以上演血腥的一幕。还有,我们的十三亿国民,又何尝有一刻忘记隔海相望的骨肉同胞?大海茫茫,“我在这边,你在那边”。这样的思念,这样的牵挂,又岂是大海可以隔开的呢?……这篇文章可写的内容如此丰富,实在无法一一展开,所以,“大海”确实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题目,同学们尽可以见仁见智、放飞思绪,尽情发挥,写出新意。
这个题目的开放度大,还在于题目要求中标明的“文体不限”。它可以用夹叙夹议的笔调,写得明快活泼,也可以是一篇雄辩恣肆的议论文;它可以是一支回肠荡气的咏叹调,也可以是朴素严谨的说明文;它可以是一段令人难忘的记忆,宇里行间是海边的处处屐痕;可以是几多东拉西扯的杂感,却也时时折射大海的风雨阴晴。比喻、拟人、夸张……一切修辞手法,在“大海”的面前,都可以竞相逞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种种写作文体,在“大海”的面前,都能够各领风骚。这是一个开放的舞台,相信同学们可以大显身手。
[例文1]
面对大海
清代张潮《幽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当面对着大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己呢?
海与大河不同。河流缓缓流淌,如老聃的“清净微妙”,“守玄抱一”;而大海变化万千,如庄周的“润达而放逸”。海水的磅礴之势,海水的傲视天下,海水的宁静微澜总让人浮想联翩……
面对这样的海,我听到的是孟德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看到的是太白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我想到的是子寿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在历史的进程中闪着文学的光,并且这片光芒不是仅有亮度上的耀眼,更是有色彩上的绚目——因为海的多变。但当面对这片蓝色之时,我们又如何能够只专注于它的磅礴、它的孤傲、它的宁静呢?曹操的壮志,李白的才华,张九龄的妙句不是更应得到我们的关注、我们的肯定和我们的继承?大海成为古典文学众多意象中的闪亮一点,它的价值又岂只是它的多变?古人为我们留下了海一般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灿烂文化,作为拥有悠久历史与丰富传统的民族的子子孙孙,我们的目光不该仅留在海水表面。
海的能量不仅蕴藏于中国古典文学,它于全人类的艺术领域都有巨大的贡献。莫奈怀着对自然的膜拜与对光的独特认识画出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日出之海,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澎湃的海洋作着殊死搏斗,贝多芬聆听内心汹涌的潮声谱出震撼人心的命运之曲……艺术家面对大海的时候,他们看到的不只是海水还有宇宙万物,他们听到的不只是浪声还有心潮起伏。他们用独特的心去感悟海,去感悟人类世界,于是他们为人类留下的艺术珍宝又如何能用海水去度量?无论是印象画派还是《老人与海》抑或《命运交响曲》,这些诞生于海又比海更为广阔更为丰富的文化,值得全人类去传承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