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乳山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0题,约5680字。
2014.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肯定的是梭伦改革
A.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度 B.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
C.创立抽签和差额选举公职制度 D.确立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
2.普鲁塔克在《梭伦传》中记述道:“所有的平民都负了富人的债,他们或者是替富人耕种土地,缴纳5/6的收成,因而被称为‘六一汉’;或者以自己人身作债务抵押,可以被债主押收,因而有的在本土成为奴隶,有的被卖到了外国。“六一汉”群体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结果 B.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
C.雅典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D.是雅典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
3.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中提到:“(梭伦)制定了一些新的法律。……法律写在牌子上……所有的人都要发誓遵守法律。……这些法律要实行百年不变。”材料主要反映出
①梭伦用立法的形式进行改革 ②梭伦的法治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
③梭伦要求解除债务奴役 ④ 梭伦改革大大推动了雅典社会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商鞅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表明商鞅实行
A.农商皆本政策 B.奖励耕战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 D.中央集权政策
5.商鞅变法后,秦国“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其主要原因是
A.“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者同赏”
B.“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C.“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D.“燔诗书而明法令”
6.下列表述最能揭示右图本质的是
A.铁器的使用,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
B.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人们迫切需要扩大耕地面积
C.秦国以大规模的集体耕作取代以往的个体劳动
D.反映了秦国奴隶制经济基础的崩溃
7.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最能反映材料信息的是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口多少进行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分给给农民耕种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役
8.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其最为主要的表现是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