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乳山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6题,约7070字。
2014.5
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至6页,第Ⅱ卷7至10页,共10页。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自己保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这句话强调了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 我国古代耕作方式的变化
2.下列工具能“日种一顷”,功率提高十几倍的是
3.纺织业在汉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 B.纺织家黄道婆创造的新式纺车
C.专门制造精细丝织品的花楼机 D.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的纺织品
4.明万历《嘉善县志》中记载嘉善县(今浙江境内):“至于棉纺,穷民无本,妇女先碾核,以车纺之……”材料中反映出该地区
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于主导地位 ②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增强 ③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④家庭手工业为主要经营形式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在一部反映宋朝时期历史的电视剧中先后出现了以下几个情节,其中明显与史实不符的是
A.高转筒车正用于灌溉田间的庄稼 B.一商人在戌时与朋友逛市场
C.倭寇娼獗导致政府下令实行“海禁” D.海外税收成为国库重要财源
6.中国古代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图片与该对应的文字说明正确的是
A.图一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反映的是商朝铸造工艺水平
B.图二青花瓷在宋代被奉为珍品
C.图三甲骨文中出现了汉字“蚕”和“丝”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西周开始的
D.图四三星堆青铜礼器充分展示出东汉时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7.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①盐铁官营制度 ②宋朝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普遍出现 ③徽商、晋商的实力增强 ④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8.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搜集了下列信息。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各地涌现出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B.隋唐时期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C.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经济目的大于政治目的
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无可匹敌,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作者评论的是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荷兰建立起世界性的殖民帝国
C.工业革命开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10. 有人说,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也有人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上述两种评价的巨大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的
A.客观性 B.相对性 C.时代性 D.先进性
11.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下列三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