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冀州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文)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52题,约8780字。
河北冀州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文)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分数:100分 命题人:
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题1.4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面的史料应有两处句号,读材料判断句号应该处于的位置是( )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偃说上曰:“古者诸侯①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②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③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④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荀子•君道》中写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下列制度符合材料意思的是( )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C.通判制 D.行省制
3、近代某条约规定:“1 200万为军费赔偿,600万为所销鸦片之赔款,300万为偿还行商拖欠英商之债款。”批准该条约的皇帝是(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咸丰帝 D.光绪帝
4、《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这反映了义和团( )
A.滥杀无辜百姓 B.具有革命性C.极端排外情结 D.维护传统社会
5、日本今井武夫在《支那事变的回想》中写道:“在中国事变的开头,日本方面有一部分人以为一个回合就可以使中国军订立城下之盟。这种思想如白日梦一样消逝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事变”是指日本全面侵华 B.“事变”促成了中国全民族抗日
C.“事变”引发了中美关系走向破裂D.淞沪会战导致了日本“白日梦的消逝”
6、梅光迪说:“吾国近年以来,崇拜欧化,智识精神上,已唯欧西之马首是瞻,甘处于被征服地位。欧化之威权魔力,深印入国人脑中,故凡为‘西洋货’,不问其良否,即可‘畅销’。然欧化之真髓,以有文字与国情民性之隔膜,实无能知者,于是作伪者乃易售其术矣。国人……对于本国一切,顿生轻忽厌恶之心,故诋毁吾国固有一切,乃时髦举动,为戈名邀利之捷径。”以下事件与上述说法相符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7、下表呈现的是20世纪的70年关于中国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
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都是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 B.都体现了民主集中的政治原则
C.都体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步D.都表明民族独立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
8、周恩来“高举和平、团结、反帝、反殖、友好合作的旗帜,坚持求同存异、协商一致的原则,化解了矛盾,排除了障碍,赢得了朋友,为会议在极其复杂的形势下取得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次会议( )
A.促成了中苏建交 B.首次在世界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促进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圆满解决D.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
9、约翰•索利在《雅典的民主》中写道:“我们不清楚会议成员是如何选出的,但似乎是由三个上流阶层的代表组成。显然,会议握有相当实权,尤其在监督国家官员和制定公民大会议程时,更是一言九鼎。”“三个上流阶层的代表组成”的是( )
A.梭伦时期的元老院 B.梭伦时期的四百人议事会
C.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议事会D.伯利克里时期的五百人议事会
10、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