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五校联考”高2012级第四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4题,约4360字。
成都市“五校联考”高2012级第四学期期中试题
历 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
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题卷上不得分。
1.“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上述材料描
述的是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庆历新政
2.下图是14世纪法国人为亚里斯多德的《雅典政制》一书所作的插图,由左至右分别解释为君主制、贵
族制和民主制。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A.图1直观地反映出君主制就是一人的专制 B.图2直观地反映出贵族制就是少数人专制
C.图3直观地反映出民主制就是所有人统治 D.图1到图3反映了古雅典政制的演变历程
3.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同时要求“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这一措施体现了王安石
A.将整顿吏治作为变法中心 B.借变法之机剥夺三司财权
C.以积极节流作为理财思路 D.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
叙述 历史时期
从自然哲学走向人文哲学 古代希腊
以神为本转为以人为本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从人文主义走向理性主义 启蒙运动
4.下列为“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仿照已填充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对应宗教改革栏应填的内容是
A.从简化宗教仪式到取消宗教仪式
B.从简化宗教仪式到不再以天主教会为中介
C.从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到焚毁《圣经》
D.从反封建专制到构建资产阶级理想王国
5.下列措施,对旧贵族政治特权产生直接冲击的是
①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爵级制”取代“世卿世禄制”
②俄国“二一九法令”规定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③梭伦按财产多少将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
④日本“废藩置县”削弱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贾文言在比较商鞅与梭伦的“耕战思想”时说:“商鞅和梭伦的上台皆因受困于‘耕’和‘战’,故两
者都重视耕战,但在政治制度的安排上则有所不同。”这种“不同”集中体现在
A.商鞅维护皇权专制,以农为本;梭伦注重发扬民主,重视工商
B.商鞅立足承认现实,渐进变革;梭伦强调打破现实,重在继承
C.商鞅使地主阶级开始掌握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