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蓬街私立中学2013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半考高一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2题,约5180字。
蓬街私立中学2013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半考高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必修二(全册)、必修三专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小题, 80 分)
1.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
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地主经济
C.封建国有制度下的经济 D.封建庄园经济
2.下列农具最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A.骨耜 B.石犁 C.铁犁 D.耧车
3.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要行业不包括
A.纺织业 B.冶金业 C.陶瓷业 D.渔业
4.16世纪以前,中国的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一直领先世界。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因素不包括
A.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的发明 B.铁器的广泛应用
C.杜诗发明水排 D.灌钢法的发明
5.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直接反映了唐朝城市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居民区和商业区严格分开
C.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D.对外贸易活动频繁
6.“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 B.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 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7.乾隆时期,苏州地区“佣工之人,计日受值,各有常主。其无常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唤”。这种情况说明了
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 B.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
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
8.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竞相输出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