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测试卷1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6/4 15:48: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30小题,约4237字。

二○○五年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
       南京江宁丹阳中学 孙振坤
(满分100分,120分钟完成)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给带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联系语境写出汉字。
(1)归省(  )  行辈(   )  不惮(   )  凫水(   )
(2)kàng(  )奋  huì(  )暗   jī(  )绊   rǒng(   )杂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是(   )
A.飞溅  蓦然  搏击  烧灼
B.鱼火  惬意  疏密  包罗
C.颦蹙  狼籍  惊鸿  嗔视
D.宛转  狝散  高梁  悠扬
3.下面句中括号里,依次应填入的字是(   )
(   )然他已经丧失了明(   )是非的能力,那么,(  )使给他争(  )得脸红耳赤,恐怕也无济于事。
A.即  辩 既 辨
B.既  辩 即 辨
C.既  辨 即 辩
D.即  辨 既 辩
4.联系语境,解释句中带点的词有误的一项是(   )
A.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人不早定,絮叨起来。
絮叨:翻来覆去地说。
B.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好手:能手。
C.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还听到歌吹了。
依稀:好象,仿佛。
D.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5.从下列成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入句中括号里。(只填序号)
A、参差不齐  B、变幻多姿  C、本色当行  D、大彻大悟  E尽态极妍  F、叱咤风云  G、息息相通  H、高视阔步
(1)“别说了,我算全看透了。”他说,一脸的(   )。
(2)李非听完韩教授对他的素描的点评,暗自佩服,心里想这才是(  )的评价。
(3)文化大革命中,当年在战场上(   )的贺龙元帅也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4)我班学生的基础、素质(   ),教师在教学上更应该因材施教。
6.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但我确实喜欢音乐,能够沉浸在我欣赏的声音世界中,并从中有所发现,有所获得,有所超越、排解、升华、了悟。
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B.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C.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一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D.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社戏》选自《鲁迅全集》,是鲁迅写的一篇小说。
B.《安塞腰鼓》是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著名散文。
C.《竹影》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丰子恺。
D.《口技》选自《虞初新志》,作者是清代的张潮。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