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3/27 22:14: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5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30字。

  全国中小学“教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作者及诗的大意。
  (二)、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 教学课题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2、把握王昭君的形象。
  3、理解这首诗蕴涵的思想感情,并分析其意境之美。
  4、掌握本诗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三、 教材分析
  《咏怀古迹其三》选自普通高中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本诗是借王昭君的怨恨表达杜甫自己的怨恨,怨恨是诗眼,学生学会找诗眼,理解诗眼诗意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
  教学重点:从诗眼入手,了解诗的内容; 积累诗歌鉴赏的方法。
  教学难点:诗歌蕴涵的寓意。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
  理解古诗重在诵读,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全文。采用了范读、跟读、美读等。让学生在诵读中掌握文意,理解诗情,进而通过寻找诗眼,理解诗眼,把握全诗。
  四、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走进了茫茫大漠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了历史的青冢里。唐大历年间,羁旅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遥想800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
  【知识积累】
  (一)、杜甫生平:
  【百度视频】唐之韵诗圣:
  http://v.ku6.com/show/1Qp6eJt6Kx0Ya33I.html
  (二)、相关背景:
  【百度视频】动画片王昭君出塞: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08q3zL13Q5I/
  《咏怀古迹》是一个系列,共五首,每首各抒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