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200字。
江苏省海门中学2005届高三语文学科考前讲话
总 述
一、做好准备:
常言说:“有备无患。”这个“备”包括两个方面,即物质准备和思想准备。物质准备不可忽略,譬如说,规定的0.5mm的签字笔写出的字迹是否明亮;橡皮擦是否备好;机械手表的发条有没有上紧,钟点有没有拨准,等等。至于说思想准备,主要是说应试心理准备,这也十分重要。有的同学在走进高考考场的时候,心头怦怦直跳。须知,适度的紧张是有利的,但过分紧张是要影响正常发挥的。其实,我们根本不用紧张。我们不是说“要搏一回”吗?“搏”,就意味着“豁出去”了,还用什么“害怕”?当然,万一真的怯场了,我们要求大家反复默念一句壮胆子的话:“我能战胜一切”,并在极短的几分钟内调整好心态,克服一切不良情绪。
二、时间安排和操作要领:
语文考试的时间为150分钟,相当于我们平日在星期五下午练习所用的三节课时间。这里,我们提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时间安排和操作程序,供同学们参考。
1、考前五分钟:根据考试要求填写好答题卡和试卷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号、座位号等,并迅速将试卷浏览一遍,看一看试卷是否有漏印的情况,看一看试题的基本类型,是否与我们平日做的综合练习有一些差别,作文的题目是什么。通过浏览,以使自己心中有数,从而合理地安排时间。需要注意的是,或许2005年的试卷结构较往年有适当变动,但这不会对我们的解答产生本质影响。
2、考试开始后:一般按照试题编排的顺序答题。答题时,要做到冷静、细心,必须认真研究每一个题干要求,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既不能“想当然”,也不能“凭老经验”,尽可能做到准确、完整地答题。
(1)第Ⅰ卷:用时约35分钟。这里是单项选择题,我们在答题时,必须看清是选择“正确的一项”还是“错误的一项”,避免平时练习时出现的粗心大意的毛病;选择过程是个逐步缩小包围圈的过程,应先将明显需要剔除的选项排除,然后再进一步慎重考虑答案。Ⅰ卷完成后,应把答案及时填入答题卡,以免后面因时间紧而漏涂、错涂。
(2)第Ⅱ卷(阅读部分):用时约45分钟。这里一般为文字简答题,我们在答题时,必须看清题意,避免答题时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如果有字数限制的,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字数去表达,无把握回答的,要先在草稿纸上草拟答案,然后誊写入答题卡,尤其要注意的是,针对今年电脑阅卷的特点,答题时千万不能出现“越出界外”的现象。
(3)第Ⅱ卷(写作部分):用时约55分钟。根据大纲规定,写的是一篇大作文,我们必须根据题目要求,做好审题立意、选择材料、谋篇布局和驾驭语言等方面的工作,力图把文章写好。
(4)复查:用时约15分钟。一般来说,我们回答问题时所产生的最初答案有一定的可靠性,不要轻易改动,在复查时若要改动答案,必须以充分的理论根据作前导;同时,我们还可利用这段时间,对解题过程中丢下的难题作重点思考,防止出现漏答的情况;有的题目实在捉摸不透,也只得连估带猜了。
各部分分述
第一部分:1—6题
(一)语音、字形
1.题型示例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剽掠 漂染 骠勇 瓢泼大雨 两腿发飘
B.韶华 艄公 绍剧 年高德劭 少安毋躁
C.睥睨 裨将 稗官 俾众周知 髀肉复生
D.秕谷 毗邻 仳离 如丧考妣 蚍蜉撼树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蕴蓄(yùn) 一曝十寒(pù) 煦暖(xù) 非分之想(fèn)
B.隽永(juàn) 自怨自艾(ài) 渲染(xuàn) 厉兵秣马(mò)
C.恪守(kè) 屏气凝神(bǐng) 粘贴(nián) 夜阑人静(lán)
D.参与(yǔ) 面面相觑(qù) 埋怨(mán) 垂涎欲滴(xián)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蛰居 兵慌马乱 查无实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