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3小题,约11700字。有解析。
河南省开封市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1分)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汽油挥发 B. 粮食酿酒 C. 滴水成冰 D. 石墨导电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石墨导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氧气 B. 高锰酸钾 C. 澄清石灰水 D. 冰水混合物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 解:A、氧气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B、高锰酸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C、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属于混合物.
D、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3.(1分)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检验装置气密性 C.
点燃酒精灯 D.
收集氢气
考点: 液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根据氢气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1分)下列生活中的认识或做法,错误的是( )
A. 减少CO2的排放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
B. 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C. 氮气可做保护气
D. 霉变的食品只要煮熟就可以食用
考点: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常见气体的用途;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生活.
分析: A、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进行解答;
B、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进行解答;
C、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解答;
D、根据霉变的食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进行解答.
解答: 解:A、二氧化碳气体的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所以减少CO2的排放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故A正确;
B、室内起火,如果打开所有的门窗,会使室内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燃烧就会更剧烈,所以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故B正确;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氮气可做保护气,故C正确;
D、霉变的食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所以霉变的食品煮熟也不可以食用,故D错误.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