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上)高二级模块三考试历史试卷(2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份试卷。
广东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上)高二级模块三考试
历 史 (理科)
本试卷均为选择题,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满分50分。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
A.铁犁牛耕 B.小农经济 C.封建土地私有制 D.精耕细作
2.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在
A.原始社会末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3.若来唐经商的外国商人在广州有生意上的事情,应该找
A.柜坊 B.邸店 C.瓦肆 D.市舶使
4.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 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根本上是因为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统治者“不抑兼并”
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5.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
A.休养生息的政策 B.限制商人的政策
C.禁止经商的政策 D.反腐倡廉的政策
6.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
A.广州 B.漳州 C.宁波 D.云台山
7.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机工”是
A.资本家 B.雇佣工人 C.奴隶 D.地主
8.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为业的乡村,也受到很大冲击,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中国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商品经济渐趋衰落
C.民族纺织工业兴起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9.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
A.洋布外观漂亮 B.洋布广告充斥
C.洋布引领时尚 D.洋布价格低廉
10.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创办的近代企业采用封建的生产方式
B.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
C
广东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上)高二级期末考试
历 史(文科)
命题:高一备课组 审定:高一备课组 校对:高一备课组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一、(每题1分,共48分)
1.“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
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应该包括 ① 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② 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 ③ 社会秩序的稳定 ④ 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华阳国志》记载:“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这是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
A.都江堰 B.漕渠
C.白渠 D.坎儿井
4.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都来自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5.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265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0多顷。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土地兼并 B.封建土地私有制
C.国家授权许可 D.豪强地主贪婪成性
6.重农抑商政策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建立及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到了明清时期,这种思想继续盛行 ①反映出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②反映了小生产的要求 ③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 ④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
A.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