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题,约8480字。
高二单元卷
文化与生活第一单元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教室内、宿舍里随处可见各种名言警句,各种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这说明
①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③文化生活高于社会生活④社会生活就是文化生活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1A解析:①②符合题意,③④说法错误。
2.我国的民歌具有多个分区,陕北民歌声音高亢、嘹亮,江南民歌婉转轻盈、含蓄细腻,云南民歌简单易唱。这体现了
①不同区域的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②一定区域的自然环境决定其文化环境
③不同区域的民歌风格完全不同④不同的区域的人们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
2D 解析:材料强调了文化的多样性,①④符合题意应入选,材料中没有提及自然环境,也不能片面地说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环境,②说法错误,各地民歌具有自己的特色,但也不能说完全不同,③说法错误。
3.2011年8月9日,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等五部门召开视频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各大新闻媒体派记者深入到工厂、农村、学校、军营,和工人、农民、教师、士兵交朋友,采访报道了许多鲜活的新闻。受众从这些新闻报道中,感受到时代跳动的脉搏,增强了对我国国情的认识。这体现了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各新闻媒体记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④深入实践是获得文化的唯一途径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
3C 解析:材料中各大新闻媒体记者深入实践中报道了许多鲜活的新闻,受众也从中受益,体现了①②,C符合题意。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③说法错误。实践是人们创造文化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④说法片面应排除。
国庆期间,到北京的游客,在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商业广场和剧场中,都可以免费欣赏到许多的展览、演出、讲座、艺术普及课程。在上海,“十一”黄金周期间,仅在室外举办的公益文化活动就达到1018场。回答4-5题。
4.如果我们为上述报道设置一个标题的话,下列标题最适合的是
A.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
B.运用先进传播媒介,丰富人民精神生活
C.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们精神力量
D.拓展文化传播途径,丰富人们精神世界
4A 解析:材料中北京和上海的共同点都举办了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提升公民文化素养,A正确应入选,B中运用先进传播媒介,C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D中拓展文化传播途径不是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应排除。
5. 上海,仅在室外举办的公益文化活动就达到1018场。如果你是活动的负责人,你可以策划的活动为
①举办社区委员会选举活动②邀请企业进行产品宣传③组织世界杯手风琴锦标赛④组织沪上知名书场的评弹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