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冀州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52题,约9920字。
试卷类型:A 河北冀州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分数:100分 命题
一卷 选择题(50*1.2=60分)
1、(原创)西洋某史家曾把中国两汉时代的历史,和罗马相比较,他说:凡罗马衰亡的原因,中国都有的。却有一件事,为中国所有,罗马所无,那便是选举。观此,便知选举制度关系之重大了。材料中的“选举制度”指的是什么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下表为官方统计的官民信息,足以说明
时期 西汉 唐高宗时 元成宗时 清康熙时
全国人口(丁) 5959万 5238万 5816万 2459万
官员 7500人 13465人 22500人 27000人
官民之比 1∶7945 1∶3927 1∶2613 1∶911
A.古代中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 B.古代官民数量增长成正比
C.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D.国家行政成本越来越高昂
3、著名史学家吕思勉曾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作这样的评述:“《书经•洪范》载‘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此以(一)君主(二)卿士(三)庶人(四)龟(五)筮,各占一权,而以其多少数定吉凶。”材料反映出的主要观点是
A. 中国早期政治极具神权色彩 B. 中国早期政治充满迷信愚昧
C. 中国早期政治实行等级制度 D. 中国早期政治带有民主遗风
4.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200多人,但当年仅由英国领事处理的刑事案件就达503起,其中630余人次的涉案者为英国人。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上海社会治安状况混乱 B. 领事裁判权任其为所欲为
C. 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高涨 D.英国人法律意识淡薄
5.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 B.《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6.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 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争取抗战局面,保障工农割据
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 D.坚持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7、右图反映了
A.正面战场国共合作抗战
B.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壮大
C.百团大战的战况 D.抗战转入战略反攻
8、太平天国十分强调“正名”。《幼学诗》 以朝廷、君道、臣道、家道、父道、母道、子道、媳道……为题,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如“朝廷”诗即云:“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天父诗》 则云:“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材料表明
A.拜上帝教有机揉合了儒家大同思想与西方基督教义
B.与清朝统治者相比洪秀全并未显现其进步性
C.受时代的局限,太平天国未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
D.向西方学习的不深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9、《晚清大变局中的人物和思潮》中评价某人所写的一本书,写到:它的历史作用在于它抛弃了那些不切实际的空想,勇敢地承认了能人的创造性劳动和富者经营的事业的价值和正当性。通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