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包拯》同步练习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5/29 11:48: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6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96个字。
27 包拯
长沙外国语学校  凌霄鸿
☆ 课堂演练
1. 从课文看, 包拯有哪些特点?


2.哪些地方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哪些是详细描写,哪些是略写?哪些是具体记叙,哪些是概括说明?


1. 借助课文上下文、注释或工具书理解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②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③使得至前陈曲直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4—9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又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赵体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4.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
①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
②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   )
③ 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   )
④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 (   )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 知天长县             
② 第归,杀而鬻之。       
③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④其人遂无以对        
☆ 课外冲浪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①曰“舜目盖重瞳子②”,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③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④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⑤,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⑥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注释】①周生:汉时的儒者。②重瞳子:目中有两个眸子。③暴:突然,有忽然兴起之意。④五诸侯:指齐、魏、赵、韩、燕五国后人。⑤自矜功伐:以功勋自诩。⑥寤:同“悟”。
1. 比较下列“之”、“而”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何兴之暴也 ②谓霸王之业 ③分裂天下而封王侯 ④尚不觉寤而不自责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