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高中二年政治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6题,约4850字。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小题,48分。)
1.在某种意义上,现在真正的思想进步是科学努力的结果。哲学已经把责任交给了它原来的分支如物理学和心理学。哲学家现在能够做的只剩下提供某种思想脚手架用以支撑这个伟大的实证建筑。这说明
①具体科学正取代哲学发挥指导作用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提出:梦是人在白天活动时产生的潜意识转化而成的情境。下列与该观点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A.物是观念的集合 B.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C.无其器,则无其道 D.未有此事,先有此理
3.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
①指鹿为马 乐极生悲 ②形谢神灭 理生万物
③盲人摸象 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 断章取义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4.把电视屏幕“穿”在身上或做成窗帘,这样的理想已经实现。华南理工大学与广州一公司联合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块彩色柔性AMOLED显示屏,传统的硬屏变成了可折叠和弯曲的柔屏。这一成果佐证了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摒弃传统才能实现创新 ④创新改变人的思维方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走进一所学校,看树木葱茏,青砖绿瓦,学生朝气蓬勃,感觉这真是育人的所在。当看到一个学校遍地垃圾,学生行为习惯与成长要求不一致时,又会觉得学校管理很滞后,存在很多要改进的问题。这可以说明
A.人们对不同事物的反映是主体性的、有差别性的反映
B.人的生活经历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
C.人们不能形成对事物的一致看法
D.人们对事物的反映受客观事物自身的影响和制约
6.纵观近几十年的中国“江湖”,“大师”、“神医”倒了又立,立了又倒,“前仆后继”,各领风骚三五年,挥一挥衣袖,带走黄金万两。“打假”声浪从未中断,却挡不住一波波“信徒”出现。可以看出,这些信徒
①认为意识的东西能直接变成现实 ②忽视了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③没看到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质变 ④不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认为:光速是宇宙速度的极限,没有任何物质可以超越光速。但是,最近研究人员发现了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如果属实,那么爱因斯坦经典理论将被改写,或者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能错了。这说明
A.真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B.真理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C.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真理性认识包含着谬误
D.真理没有不被怀疑的特权,因为其根源在于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8.“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下列选项中与此诗所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