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二中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5小题,约8310字。
杭州二中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卷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1.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种继承制度在政治上给西周带来的最不利影响是
A.权力世袭制度渐渐消亡 B.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行消灭
C.贵族普遍地转化成庶人 D.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2.秦灭楚后,在湘江流域设立长沙郡。秦代长沙郡以今长沙地区为中心,涵盖了湖南大部分地区。该郡
A.设置晚于琅邪郡(今山东境内) B.下辖若干县、乡、里
C.消除了楚国地方割据势力存在的土壤 D.县令由郡守任命,定期向皇帝述职
3.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写《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典。他颁布前审批时需要通过
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③门下省 ④皇帝
A.③④ B.②③ C.①③③④ D.①②③④
4.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5.1759年,有一位官员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这些言辞中包含的信息主要有
①清朝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发达 ②丝绸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
③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国内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下列措施中,直接体现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精神的有①严禁买卖人口、蓄奴 ②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兴办实业③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 ④查禁鸦片,种植者予以重罚,贩卖者没收销毁鸦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
A.右倾机会主义 B. “左”倾冒险主义 C.“左”倾机会主义 D.右倾教条主义
8.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下述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
①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 ②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③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 ④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我们主张在彻底地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我们把这样的国家制度称之为新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