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000字)
 单位;河北省望都县固店高中
 姓名:杨喜然
 【课前背诵】
 原文: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赏析点拨: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咸阳旧城隔渭水与长安相望,诗人登上咸阳城楼,思乡和吊古两种感受袭上心头,交织在一起,写下这首意蕴别致、格调俊丽的七律。
 首联写登楼怀乡之感。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蒹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这是触景生情。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而蒹葭秋水,杨柳河桥,皆与怀人伤别有连。首联起句用一“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此联起句纵笔,出口万里,随即收笔,回到目前。开合擒纵之法运用巧妙。
 颔联写登楼时间和环境氛围。诗人于夕阳西下时分登上城楼,当时浓云从蟠溪上空涌来,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这写的是实景,却传达出一种特殊的感受。“山雨欲来风满楼”蕴含了一种社会体验。“风为雨头”是自然界的规律。今人多以此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
 颈联写秦汉旧都现景。两朝故都,已成草树疯长的田野;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虫鸣,不识兴亡。历史演进,王朝更替,世事沧桑,诗人不由生出吊古之情。
 尾联中诗人说,羁旅于此的行人不要问秦汉旧朝的事了,我这次来故国咸阳,连遗址都寻不着,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诗人将思乡和吊古融合起来,两种情感互相渗透,互相激发,感情浓烈,较之一般怀古诗、思乡诗,意境更为高远。 
 【识记基本知识精选】
 一、生字
 戌(xū):地支的第十一位。
 窈窕(yǎo tiǎo):①(女子)文静而美好。②(宫室、山水)幽深。
 舷(xián):船的两边。
 棹(zhào):划船工具,形似桨。
 溯(sù):逆流而上。
 袅袅(niǎo):①形容声音延长不绝。本文中即用此意。②形容烟气缭绕上升。③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幽(yōu):深
 扁(piān):小
 嫠(lí)妇:寡妇。
 愀(qiǎo)然:忧愁凄怆的样子。
 缪(liáo):盘绕。又读móu,组合词“绸缪”。又通“穆”字,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旌(jīng):古时用五色羽毛装饰的旗子,泛称旗子。
 酾(shī):斟(酒)。
 槊(shuò):长矛。
 遨(áo):游玩。
 肴(yáo):鱼肉等荤菜。
 狼籍(jí):乱七八糟,杂乱不堪。也作狼藉。
 枕藉(zhěn jiè):枕着垫着。
 二、词语
 徐:缓慢。
 属客:属,同“嘱”,这里指劝人饮酒。
 白露:月光下呈现的乳白色水气。
 纵:任凭。
 如:往,到。
 凌:越过。
 冯:通“凭”,乘。
 空明:指月光下的清波。
 渺渺:悠远的样子。
 倚:循,依。
 危:端,正。
 渔樵:名词作动词,捕鱼砍柴。
 侣、友:名词用作意动,“以……为侣”“以……为友”。
 挟:带、持。
 曾:乃、竟。
 更:再。
 相与:互相。 
 【基础知识必备】
 一、课文导读
 (一)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属”“缪”“藉”“酾”“如”“危”等文言实词和“之”“于”“乎”等虚词及特殊句式。
 2.学习作者乐观豁达的精神。
 3.赏析作者优美的语言。
 (二)作家作品与时代背景
 作家作品:苏轼(1073~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官至礼部尚书。一生政治道路坎坷不平,文学艺术上有多
 【强化练习题】
 (100分 90分钟)
 一、基础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②桂棹兮兰桨
 ③扣舷而歌之						④驾一叶之扁舟
 A.①yǎo tiǎo zhào xián piān	B.①yáo tiǎo zhào xián piān
 C.①yǎo tiǎo zhào xián biǎn	D.①yǎo tiǎo zhào xuán piān
 2.加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纵一苇之所如						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③而又何羡乎						④苟非吾之所有
 A.①任凭 ②如果 ③然而 ④苟且	B.①任凭 ②如果 ③然而 ④如果
 C.①假如 ②如果 ③然而 ④如果	D.①任凭 ②大概 ③然而 ④如果
 3.对加粗的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凌万顷之茫然						②击空明兮溯流光
 ③倚歌而和之						④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A.①凌驾	②逆流而上	③循	④细丝
 B.①越过	②顺水而下	③循	④细丝
 C.①越过	②逆流而上	③循	④细丝
 D.①凌驾	②顺流而下	③循	④细丝
 4.对下列各句加粗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③东望武昌,山川相缪				④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A.①②是通假字,③④不是			B.①③是通假字,②④不是
 C.①④是通假字,②③不是			D.均是通假字
 5.对下列各句加粗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西望夏日,东望武昌
 A.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③相同	②和④不同			D.①和④不同	②和③相同
 6.指出各句加粗词与例句加粗词不属同类的一项是(  )
 例句: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望美人兮天一方
 B.忧劳可以兴国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7.辨析下列加粗词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