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54小题,约4330字,答案扫描。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择题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一)2013年我国东部许多地区持续遭遇严重雾霾天气,空气质量问题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1.读下列气温垂直分布图,其中最有利于雾霾天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况是
2.易于雾霾天气形成的自然因素是
A.雨雪天气 B.尘埃颗粒多 C.冷空气过境 D.暖空气过境
3.我国东部大城市雾霾天气形成的人为因素是
A.城市规模大、热岛效应显著 B.汽车数量增长迅速、尾气污染严重
C.建筑物密集、空气流通不畅 D.大量使用空调、排放废气多
(二)读“我国两城市的甲乙两家庭(人口、住房、收入等条件相当)各月用电量比较图”。
4.家庭用电量与所在地气候状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地气温最高都在7月份 B.两地气温最低都在1月份
C.甲所在地区海洋性强 D.乙所在地区海洋性强
5.甲乙家庭所在城市可能分别是
A.拉萨、北京 B.乌鲁木齐、厦门 C.哈尔滨、兰州 D.武汉、大连
6.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而核电所占比重小。我国发展核电最大可能是
A.缓解热岛效应 B.降低我国发电总量 C.减少碳排放量 D.解决能源短缺
(三)结合中国地理相关知识,回答7—9题
7.我国下列地区中,受冬季风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强度最大的是 ( )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黄土高原
8.1998年长江汛期流量比1954年小,而中游水位却比1954年高。其主要人为原因是( )
①降水集中、所有支流同时来水 ②上游滥砍滥伐森林,中游泥沙沉积加剧
③围湖造田,湖面缩小,调蓄能力减弱 ④江堤年久失修,沿途挖沙失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9.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较,其相似点与相异点是 ( )
①地势平坦,但海拔高度差异大 ②同属于中纬度,但海陆位置差异大
③湖泊众多,但湖泊性质和类型差异大 ④受季风影响显著,但季风来源差异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四)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是用城市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下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
10.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B.城市生产和消费活动形成大量热量
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 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削弱小
11.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 B.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
C.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 D.晴朗的一天中热岛强度有两个峰值
12.对城市热岛强度的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绿化越好,热岛强度越高 B.晴天的中午近地面增温造成热岛强度低
C.阴天温室效应弱造成热岛强度低 D.热岛强度变化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